误区一:症状好转不等于可以断药不复查
据了解,慢粒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骨髓增生,产生大量异常粒细胞所造成的血液疾病。“慢粒患者实现功能性治愈的前提是要规律服药,定期监测,进行规范的慢病管理。”血液病专家提醒:“就像高血压患者要按时吃降压药、定期测血压一样,慢粒患者应在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和第18个月这几个关键时间点进行血液学、骨髓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及时了解治疗效果,便于医生根据病情发展调整治疗方法。”
“在服药一段时间后,少数患者可能认为症状已经得到控制,或是出于医疗费用等原因的考虑,减少或停止服药。虽然短期内在血象检查中可能没有体现,但事实上却无法压低致病因素。甚至在长期低浓度药物的情况下,会导致耐药。”血液病专家表示,“按时服药、定期检查可以控制致病细胞的增加,便于医生提早发现是否有恶化迹象”。
慢粒患者不能等到自己感到症状不好时再看医生。“治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慢粒患者能够长期、高质量的生存。如果等到症状复发、异常细胞升得很高,到时候再治疗就很被动了。
误区二:能要宝宝不表示可以随时停药怀孕
生育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所有父母的期望。“慢粒患者是可以怀孕的,但前提是患者达到较好的分子生物学缓解。”血液病专家建议,准备怀孕的慢粒患者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否则可能会威胁自身和孩子的健康。“不久前医院有位女性患者,在病情还没得到很好控制的情况下坚持要孩子,患者只能被动停药。在临生产时,孕妇已经病得很重,白细胞值一直升高,阻塞了血管,眼睛也几乎看不见了,真是冒着很大的危险才生下了孩子。”
误区三:恶性肿瘤不代表无法重拾正常工作
由于社会对慢粒依旧缺乏了解,很多患者在病情得到很好控制后,却被原来的工作单位拒之门外。
慢粒虽然是一种恶性肿瘤,但是只要患者实现功能性治愈,如果不通过很敏感的检测方法,基本不会发现他们患有疾病。
血液病专家呼吁:希望社会和家庭要认同、关爱、接纳这些慢粒患者,把他们当做普通人对待。同时慢粒患者要有自信,相信自己在规范治疗下能够实现临床治愈,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