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预防肿瘤 > 如何自测 > 癌症会传染吗 需要对患者避而不见?

癌症会传染吗 需要对患者避而不见?

2018-10-13 来源:长荣会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如果癌症不传染,那如何解释很多家庭里有多个成员或者夫妻同时或相继得癌呢?有的甚至是得同一种癌。这种情况说明他们暴露在相同或相似的致癌环境中或具有家族遗传的突变基因,从而相对集中地发病。

在十几年前,我还没有走上医学之路的时候,听老家人说舅奶奶、舅爷爷和他们的两个女儿相继得不同的癌症去世了,奶奶还告诉我们:小孩子不能去她们家串门,抵抗力差的可能会被传染上癌症。当时懵懵懂懂,只知道“癌症猛于虎,被咬一口就会得上”,村里谁家得了此病,大家基本上都是避而远之。

长大后我选择了妇产科,也经常被问到“癌症是不是会传染”,朋友圈内还有很多人转发一篇发表在CancerCell杂志的文章——《男子先后两任妻子均患宫颈癌,医生称癌症可能传染》,那么,恶性肿瘤真的会传染吗?答案是否定的!

目前炒得火热的是人乳头瘤病毒(HPV)、宫颈癌和HPV疫苗,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者均具有传染性,后者感染后可表现为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前者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癌、口腔癌、外阴癌等。因为疫苗多和传染病相关联,比如流感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等,所以不免会有人觉得宫颈癌可以通过接触HPV而传播。

99.7%的宫颈癌都是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所引起,以HPV16、18型最为常见。HPV感染高峰在18~28岁,主要为性接触传播,50%~90%的HPV感染可在感染后数月至2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由HPV持续感染演变到宫颈癌的过程可长达15~25年。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A女与B男结婚10年后被诊断为宫颈癌、HPV16型阳性,而B男与C女又有无保护性性接触,只能说明C女可能会感染HPV16型,但也有可能被自身免疫力清除,只有持续感染HPV16型才会导致宫颈病变,所以并不是所有HPV经传染后都会致癌。

HPV疫苗是人类首次尝试通过疫苗消灭一种癌症,国内现在批准的是针对HPV16和18亚型的2价疫苗,可以覆盖70%左右的宫颈癌,主要目标人群为发生首次性行为前的女性,年龄范围9~13岁,次要目标人群为较大的青少年和年轻女性,但现在还不能得出“HPV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的结论,因为第一个以宫颈癌发生率为研究终点的临床试验数据要到2020年才能获得,所以宫颈癌不是传染病,HPV疫苗也不是百分之百预防宫颈癌。

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等更不可能是传染病,破除谣言的关键点在于知晓癌症的发生学和行为学。有人把肿瘤细胞比喻成暴徒,正常细胞为相当于平民,免疫细胞则是体内的警察,正常情况下警察可抓住并处置暴徒,而当体内环境紊乱或免疫力低时,暴徒会产生突变逃过监视并过度增生导致癌症,因此癌症的发生是内在DNA突变,是不会因为亲吻、握手、共餐或呼吸飞沫传播的。

如果癌症不传染,那如何解释很多家庭里有多个成员或者夫妻同时或相继得癌呢?有的甚至是得同一种癌。这种情况说明他们暴露在相同或相似的致癌环境中或具有家族遗传的突变基因,从而相对集中地发病。

比如吸烟与被动吸烟,过量饮酒,吃高脂肪软食、腌制食物、霉变食物、煎炸食物等,家庭装潢、厨房油烟、紫外线照射等病毒感染,而家族成员对这种癌症具有易感性和易患倾向性,才会导致家族癌症发生。

假设癌症真的像流感、麻疹等传染性疾病一样会传染,那么医生会首当其冲被感染,为什么没有医院对癌症患者隔离呢?我们呼吁大家对癌症患者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歧视,对传言多一点理性判断,少一点人云亦云。

癌症防治要点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2.不要过多地吃咸、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

4.定期主动做防癌检查,每个人体内都有癌基因细胞,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得癌症。但当免疫功能低下的时候,正常细胞数量会减少,癌细胞就会增多,定期检查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及早治疗。有肿瘤家族史的人最好一年检查两次身体,健康人则建议每年查一次。

专家观点:

癌症并没有传染性,因此不需要对癌症患者避而不见,反而应该多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一起度过难关。此外,对于癌症的防治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定期进行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