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肝癌 > 一种治疗淋巴瘤的药物对治疗肝癌有效

一种治疗淋巴瘤的药物对治疗肝癌有效

2018-08-06 来源:肿瘤免疫细胞治疗资讯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研究小组认为,这是由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增加了能够激活基因功能的转录因子,从而产生了更多的MICA蛋白质。

东京大学副教授加藤直也率领的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一种用于治疗T细胞淋巴瘤(lymphoma)的现存药物对于肝癌具有治疗效果。使用这种药物后,肝癌细胞表面可以作为免疫细胞攻击标识的蛋白质就会增加,从而更加容易遭到破坏。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出新的治疗癌症的免疫疗法。

肝细胞感染了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或者是出现癌变,出现应激反应(stress)时,细胞表面就会有一种称为MICA的蛋白质增强表达。而MICA蛋白质是称为NK细胞的免疫细胞的靶子,NK细胞随之就会开始发动攻击。

研究小组此前曾调查过约1500名肝癌患者和约6000名健康人的基因变异,发现这些肝癌患者此前患上病毒导致的肝炎时,MICA的表达量很少,从而导致患肝癌的风险提高到2倍。而约55%的肝癌患者的MICA蛋白质的表达量也很少。

此次,研究小组调查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640种现存药物,寻找是否有药物能够增加MICA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发现,如果向试管内的肝细胞添加用于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T-celllymphoma)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deacetylaseinhibitor),MICA蛋白质的表达量会提高到30倍。

研究小组认为,这是由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增加了能够激活基因功能的转录因子,从而产生了更多的MICA蛋白质。

研究小组将人类的肝癌细胞移植到实验鼠皮下,发现注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后,与没有注射的一组实验鼠相比,30天后的肿瘤大小只有后者的一半。研究小组认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虽然无法直接攻击癌细胞,但是却可以聚集免疫细胞发动攻击。

今后,研究小组准备以应用现有治疗药物无法发挥作用的肝癌患者为对象开展临床实验,验证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效果。研究小组认为,如果与在体外激活免疫细胞后重新注入体内的现有癌症免疫疗法并用,有可能增强治疗效果。

此外,治疗肝癌的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只是帮助防止肿瘤扩大,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则有助于积极破坏肝癌细胞,所以有望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对于清除丙肝病毒,“索非布韦”(Sofosbuvir)的效果比较好,不过尚没有能够清除乙肝病毒和预防肝硬化发展为肝癌的药物,研究小组认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也有可能发挥作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