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如今已成为一种在女性群体中比较多发的疾病。虽说乳腺癌如今的治愈率并不低,但就像其他癌症那样,容易复发转移,对于患者来说,的确是个非常棘手的挑战。
乳腺癌容易转移到这里
乳腺癌现在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但是因为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特性,对它的治疗改进还是不可大意。
至于乳腺癌的转移部位还是根据病情而定的,全身的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发生癌细胞转移。
最常见的乳腺癌转移部位就是淋巴,乳腺癌的淋巴转移几率极高,具体的淋巴转移部位是同侧腋淋巴结,其次是同侧内乳区淋巴结,晚期可累及同侧锁骨上淋巴结,甚至对侧锁骨上淋巴结。
所以,一旦检查出乳腺癌就要对淋巴的癌细胞进行同时检查,及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此外,骨骼、肝脏、胸肺等器官都有可能发生癌细胞转移的现象。其中,乳腺癌骨转移其发生率为49%~60%;肝转移的发生率为7%~15%。
尽管乳腺癌存在一定的转移风险,但并不是每一位患者都需要如此焦虑。在这里,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何裕民教授分享了5个参考值。
复发转移的5个参考值
你的治疗方案是否合理?
说的“合理”包括治疗方案是否正规、化疗疗程是否足够、是否存在过度治疗;还有治疗是否及时,是否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等。
一般来说,乳腺癌早中期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有的病人还可配合内分泌治疗(ER、PR阳性)和靶向治疗(HER2阳性,且fish基因有扩增),辅以祛痰散结兼扶正解毒的中医药,以提高免疫,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手术、放化疗结束后,可以用中医药治疗,重在清除残存癌细胞,防范转移与复发;
晚期患者可用中医药治疗,必要时姑息性地运用放化疗等创伤性方法。
你的癌细胞恶性程度高吗?
从根本上看,乳腺癌易转移与原发肿瘤自身的情况有关。
首先是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分化程度越低,说明恶性程度越高,复发的可能性就越大;
其次是癌细胞的浸润程度,浸润范围越大,越不容易清除干净,越容易复发;
第三是病理类型,如果在乳腺癌发现时就已经处于中晚期,那么在后期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出现复发转移的可能性要比早期乳腺癌大得多。
你年龄有多大,体质怎么样?
年龄的大小,以及身体体质的情况,有时决定了身体的抗病能力和自身的康复能力,从而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增加转移复发的风险。
比如年纪轻的患者往往体质较好,能耐受手术与化疗等创伤性治疗,甚至出现过度治疗,导致肿瘤分化低下,恶性程度高,肿瘤生长快,复发转移风险高;
而老年人体质相对偏弱,不能耐受手术和化疗,但是往往肿瘤恶性程度较低,生长也较慢,复发转移的可能性也较低。
你的心态好不好?
对于肿瘤的治疗,我们经常说要避免两种心态
一、太轻视
认为自己能吃能喝,行动自如,不治疗也没有关系。其实,肿瘤有一个发展过程,等到出现很多表现时再来治疗,可能为时已晚。
二、太重视
自认为增加疗程加大药物剂量,或者多切除肿瘤部位就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乳腺癌患者常喜猜疑,好胡思乱想,这位来信的患者就十分典型,对于细微异常容易草木皆兵,这种心理状态要及时加以纠正。
实际上,患者紧张的精神、不良的情绪都会通过神经反射到大脑、肾上腺,引起体内激素分泌的增加。
一方面使卵巢分泌雌激素增加,对乳房造成不良的刺激;另一方面肾上腺的兴奋又能抑制机体抗癌的免疫功能,导致复发转移。
你活明白了吗?
很多人之所以生癌,就是因为误解了生命的意义,随心所欲地生活,具体可以体现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生活环境、体能锻炼等等多个方面。
而这些方面一旦有所偏差,都会降低患者的抗癌力。一般来说,患者的抗癌力越高,复发转移的风险就越低,反之,复发转移的风险就越高。
作为能够受患者及家属自我调控的因素,通过改善生活状态来促进综合康复是极为便利可行的。
由此可见,与其闷头担心复发转移随时会发生,还不如把好从决策、治疗到防复发的每一关,坚持科学适度治疗,从每一个环节入手,不紧不慢、不急不乱地从康复走向康宁。
复发转移的诊治预防在于以下3点
积极预防
患者术后除了在外科医生的嘱托下积极进行功能锻炼,若术后存在高复发、高转移的风险时,因积极采取治疗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复发转移风险,如术后辅助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或分子靶向治疗。
生活方面,患者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要做到不吸烟、不饮酒,尽量避免接触放射性和电磁辐射。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少吃高脂肪、熏制和烧烤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定期复查
乳腺癌患者在术后(或结束辅助放疗、化疗后)第1-2年每3个月1次,第3-4年每4个月1次,第5年开始每年1-2次。
复查内容包括触诊体检、上腹部B超、血常规、血生化及胸部CT。若患者在口服三苯氧胺治疗还应行每年1-2次的妇科检查;若患者处于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中还应检查骨密度。
另外,患者还可进行自我检查,经常触摸患侧乳腺(或胸壁)、对侧乳房、双侧腋窝及锁骨上窝等部位,若发现有可疑的肿块,则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理智看复查结果
对有异常的检查结果要理智对待,必要时到高一级的专科医院找专家会诊或重新复查,但必要的观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要培养自己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如果你相信你的治疗、相信自己的身体,而结果的异常在不确定之内,你完全没有必要到处奔波求证,给自己心灵一个安定的空间吧。
如果自己的内心没有那么强大,整天忧心忡忡,那还是及早去上一级医院找专家会诊,解除心中的焦虑为好。
否则,没病也让自己吓出病来了,当然,真有可能把存在体内的隐患及早查出来,为早期治疗赢得时间。
早诊断,早治疗
若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的征象,应积极到医院就诊,接受正规治疗。
全球健康新闻资讯,关注开启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