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了解乳腺癌超声表现及其肿瘤生物学可能变化,对于超声科医师尽可能减少误诊至关重要。既往不少研究已经报告了三阴性乳腺癌的超声表现,不过这些研究很少涉及三阴性乳腺癌超声表现差异以及与其临床病理因素和免疫组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2018年6月13日,英国《自然》旗下《科学报告》在线发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研究报告,探讨了三阴性浸润性乳腺癌超声的不同表现以及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和免疫组化指标。
该研究对560例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超声、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通过逻辑回归分析,确定其中104例三阴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典型超声特征,分析临床和病理因素对三阴性浸润性乳腺癌超声特征的影响。
结果发现,三阴性乳腺癌与其他乳腺癌相比,独有的超声特征包括:
肿瘤形状规则(比值比:2.14,P=0.007)
肿瘤边缘光滑(比值比:1.93,P=0.035)
后方回声增强(比值比:2.14,P=0.004)
没有钙化病灶(比值比:2.10,P=0.008)
三阴性乳腺癌病理分级较高与较低相比,肿瘤形状规则显著相关(P=0.012)。Ki67增殖指数水平较高与较低相比,肿瘤形状规则(P=0.023)边缘光滑(P=0.005)显著相关。HER2评分较高与较低相比,钙化显著相关(P=0.033)。
因此,该研究结果表明,4种超声特征与三阴性浸润性乳腺癌相关,超声特征差异与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分级、Ki67增殖水平、HER2评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