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化因子是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分为4个家族:C、CC、CXC、CX3C,可使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定向移动。CXCL17是2006年发现的CXC族趋化因子配体,有明显的促血管生成作用,由此可促进多种肿瘤的生长,在结直肠癌、乳腺癌细胞株中表达最为频繁,定量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显示71%的乳腺肿瘤表达升高3~24倍。鸟苷酸结合蛋白偶联受体35(GPR35)是CXCL17的受体,最近被命名为CXCR8。CXCL17和CXCR8(GPR35)生物轴对于癌症的功能尚不明确。
2017年9月21日,美国《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通讯》在线发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郭雅洁、周玉洁、杨小利、邵志敏、欧周罗的研究报告,发现了CXCL17、CXCR8/GPR35生物轴对乳腺癌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该研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乳腺癌细胞株的CXCL17和CXCR8(GPR35)表达及其组织微阵列(TMA),并利用患者生存信息和临床病理学对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乳腺癌细胞株的CXCL17和CXCR8(GPR35)表达各不相同,乳腺癌组织均高于正常相邻组织。虽然体外乳腺癌细胞的CXCL17与CXCR8(GPR35)可相互作用,但是这两种标志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未见显著相关性。
临床意义:CXCR8(GPR35)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较高、反映增殖速率的Ki-67表达较高可见显著相关性。虽然未见CXCL17与任何临床病理学特征存在统计学相关性,但是与总生存较短可见相关性,并且为乳腺癌不良预后的独立标志。此外,可见CXCL17促进体外和体内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因此,该研究首次发现CXCL17、CXCR8 / GPR35轴对乳腺癌的作用,CXCL17是一种潜在的癌基因和有希望的治疗靶点,是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生物标志,并可促进体外和体内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