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乳腺癌 > 中国城市女性乳房密度与乳腺癌

中国城市女性乳房密度与乳腺癌

摘要:因此,该研究发现乳腺癌已知风险因素对中国女性乳房密度的影响与西方女性相似,支持乳房密度可以代表人生乳腺癌风险因素累积影响的说法。

编者按:乳房密度高,已被确定为乳腺癌风险因素之一。中国与西方国家相比,乳房密度与乳腺癌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调查研究较少,已被确定的乳腺癌风险因素并不常见,但是致密乳房比较常见。

2018年2月6日,英国《自然》旗下《乳腺癌》在线发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报告,调查了中国城市高风险女性乳腺癌风险因素与乳腺钼靶密度的相关性。

该研究于2013~2014年入组中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河北、黑龙江、山东、湖南、重庆、甘肃、河南、浙江、江苏、新疆)17个城市参加全国癌症筛查项目的乳腺癌高风险女性1万1478例(平均年龄54.4岁,范围:45~69岁;绝经后占64%,有生育史占94%,有哺乳史占83%,无吸烟史占87%,无饮酒史占74%;一级亲属50岁前诊断为乳腺癌占30.3%)。根据乳房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类别较高(2、3、4)与类别最低(1)进行比较,通过多因素逻辑回归,评定乳房密度与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注:原有辽宁女性443例全部剔除,由于其中绝大多数(96%)被归类为乳房密度不均匀(BI-RADS密度评分为3),可能存在乳房密度误分类。

结果发现:

乳房密度较低相关因素:年龄较大、体重指数较高、体重较重、绝经、有生育史

乳房密度较高相关因素:教育程度较高、身高较高、初次生育较晚

上述相关性无论绝经前后

此外,乳房密度较低相关因素还包括:

绝经后女性:哺乳史较长(趋势P=0.004,注:原文摘要交互P=0.003)

绝经前女性:一级亲属50岁前诊断为乳腺癌(P=0.01,注:原文摘要交互P=0.061)

因此,该研究发现乳腺癌已知风险因素对中国女性乳房密度的影响与西方女性相似,支持乳房密度可以代表人生乳腺癌风险因素累积影响的说法。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乳房密度与乳腺癌风险相关性的生物学基础,并且对于中国的乳腺癌预防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