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治疗 > 西医治疗 > 纳米粒疗法: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

纳米粒疗法: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

2018-06-04 来源:基因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通过严格控制纳米粒的大小和表面性质,可以调节其在体内的循环时间,进一步通过靶向配体还可以使纳米粒直接定位与靶向组织内的特定类型的细胞(如肝脏Kupffer细胞)。

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促进药物在细胞内的传递,从而提高药物对肿瘤组织的靶向性,因此纳米粒治疗系统可以显著增强治疗药物的抗癌作用,这主要取决于纳米粒的粒径大小和特殊的表面性质(包括靶向配体的存在等)

那么抗癌纳米粒主要有哪些性质呢?

1)纳米粒的大小

抗癌纳米粒的直径在10~100mm范围内,其下限取决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筛分系数,但上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肿瘤血管可以渗漏大分子,被称为“EPR效应”(增强渗透和驻留效应)。大小在几百纳米的纳米粒能够从血管里渗漏出来并在肿瘤内蓄积,还可在细胞外间隙进行有限的扩散。动物实验模型数据显示,大小在10~100mm范围内且表面略带正或负电荷的纳米粒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时,很容易到达肿瘤组织并在肿瘤组织内蓄积。因此,若粒径范围设计合理,纳米粒防止从正常血管中被渗漏清除(粒径低于1~2mm时发生),但仍然能够到达肝脏(粒径大至100~150mm时仍可已)。

2)纳米粒的表面性质

相对于大粒子,纳米粒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控制其表面性质对于纳米粒在体内的表现至关重要。纳米粒在体内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是由纳米粒和其所在的局部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而这种相互作用取决于纳米粒的粒径大小和表面性质。立体结构稳定且略带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纳米粒具有排斥作用。当纳米粒所带的电荷增加,巨噬细胞的清除增加,从而导致内皮系统清除增加。因此,通过立体稳定化和控制表面电荷的手段尽量减少纳米粒非特异性的相互作用。可防止纳米粒在非靶向部位的损失。此外,体内还存在由粒子大小限制的区域而引起的纳米粒在体内的分布不均匀,如大脑,因血脑屏蔽障碍作用而对进入脑部的粒子在大小和表面性质上有严格的限制。

3)纳米粒的靶向配体

靶向配体的引入可以使纳米粒与细胞表面产生特异性相互作用,它在纳米粒最终的定位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靶向配体能使纳米粒和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使纳米粒通过受体介导的内摄作用进入细胞。近期的研究显示,对比非靶向和靶向的纳米粒,靶向配体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纳米粒在肿瘤细胞内的吸收而不是增加在肿瘤组织内的蓄积。

4)抗癌纳米粒的特点

通过严格控制纳米粒的大小和表面性质,可以调节其在体内的循环时间,进一步通过靶向配体还可以使纳米粒直接定位与靶向组织内的特定类型的细胞(如肝脏Kupffer细胞)。

总之,通过设计和应用合适的纳米粒可以降低抗癌药的辅助用,提高疗效。这一结论目前已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得到证实。随着更新和更复杂的纳米粒系统的出现,需要创建更好的评价生物相容性的方法,特别是那些能够评价细胞内生物相容性的方法。纳米粒尽管在如何使产品通过批准等方面需求不断努力,但它们潜在的优势将会推动其向成功的方向发展,并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抗癌疗法。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