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肠癌 > 震惊!原来身边大肠癌潜在患者这么多,看看他们都是谁?

震惊!原来身边大肠癌潜在患者这么多,看看他们都是谁?

2018-03-17 来源:中美肿瘤会诊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到了年纪、甚至有了明显肠胃不适的症状,仍然忍着不做筛查。殊不知,早期如果及时发现,相当于提前5—8年发现肠癌。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龄化,男士患病几率要比女性高。近期,京东中美肿瘤学科组织了大肠癌筛查活动,下面是具体数据:

 
数据通报
 
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三河大肠癌筛查办公室共同发起、京东中美医院承办的大肠癌筛查项目,自3月3日-3月12日共筛查308名高危年龄人群,其中直肠癌1例,直肠占位1例,肠道息肉8例,肠道病变2例;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看一看咱们身边大肠癌潜在患者他们都是什么样的!
 
(下图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病例报告)
 
患了大肠癌有哪些症状呢?
 
大肠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肿瘤因转移、浸润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变。大肠癌因其发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那么得了大肠癌的人,大便会有什么不同呢?
 
一、大便习惯改变:
 
大便习惯改变是直肠癌的典型症状,由于直肠肿块及其产生的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出现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但排出物多是粘液脓血状物,此时粪便形状也发生了改变,大便越来越细。最初这些“假性腹泻”现象多发生在清晨起床后不久,称为“晨起腹泻”。以后次数逐渐增多,甚至晚间不能入睡,改变了往日的大便习惯。
 
二、便血:
 
直肠癌初期症状以无痛便血为主,血液呈红色或鲜红色,与早期内痔的症状非常相似,因此二者极易发生混淆。直肠癌晚期,便血多为暗红色,混有粪便之粘液血便或脓血便,有时还伴有血块和坏死组织。
 
三、肠道狭窄及梗阻现象:
 
肠道狭窄及梗阻现象属于直肠癌的症状,直肠癌晚期,由于癌肿绕肠壁周径浸润,使肠腔狭窄,尤在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多为狭窄型硬癌,极易引起梗阻现象。
 
四、直肠癌转移症状:
 
直肠癌一般无疼痛,但若癌肿浸润到肛管和括约肌则疼痛会很显著。如果括约肌功能丧失,脓血便经常从肛门流出。男性患者癌肿可浸润至后尿道、前列腺或膀胱后壁,出现尿频、尿痛、排便困难等症状。女性患者癌肿可浸润至阴道后壁。
 
五、慢性消耗性症状:
 
晚期直肠癌患者,由于疾病长期慢性消耗,会出现一些全身恶变质。病人可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乏力、贫血、黄疸、腹水等症状。
 
我国肠癌生存率只有美国的一半!
 
在中国,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其中,中国肠癌的发病递增速度是世界平均的两倍。
 
最新发布的《中国大肠癌预防和筛查白皮书》显示,我国肠癌发病和死亡率从30岁开始,到40岁-45岁以后迅速上升。
 
在调查中,30—74岁的高风险人群腺瘤发现率高达6.1%,相当于每16人就有一人有腺瘤或者息肉。
 
不仅发病率持续增高,中国的肠癌死亡率也非常高。《新闻联播》主持人肖晓琳、35亿的商人王均瑶等均因肠癌去世。
 
肠癌到来时,无论富人还是工薪阶层,都显得不堪一击,迅速被击溃。
 
统计显示,我国结直肠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30%,而美国为64%,为什么两者差距如此之大?
 
原来,结直肠癌作为男性第二大、女性第三大致死癌症,早期没有非常明显的症状,如果早期不进行筛查,等到发现问题时,已经是中晚期。
 
各国对于肠癌的早期筛查都有明确指南,而我国目前还无明确指南,30%的患者查出时已经是晚期,晚期生存率只有5%。
 
美国大肠癌圆桌会议宣布,2018年实现结直肠癌筛查普及率达80%,而中国肠癌筛查的普及率可能连8%都不到。
 
一项针对江浙沪和珠三角地区的调查显示,只有7.6%的调查人群了解肠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没有早筛的患者等到发现是中晚期,整个家庭都受到了巨大的伤害。
 
真的可以发现肠癌?
 
为什么早期筛查对于肠癌防治如此重要?
 
肠癌从增生到晚期,通常要经历5—10年的发展期。越靠近晚期,治疗生存率就越低。
 
早期的腺瘤息肉一经发现,完全可以直接切除,即使是I期的腺癌,只要发现及时,生存率也高达95%。但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II期、III期、IV期)了,IV期的5年生存率只有5%。
 
中晚期肠癌治疗中,可能会不得已切除患者的肛门,改为在肚子上用肛门袋收集粪便和废气。
 
除了承担痛苦,手术加化疗费用,基本都在30—50万以上,也给家庭造成巨大负担。
 
运气不好的话,可能终生在肛门袋里排便
 
中晚期的肠癌患者,但凡进行一次早筛,就能悄然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
 
但有调查显示,在早期就发现肠癌的患者不到总体的10%,人们也很难辨定自己是否患病,早期筛查是最好的方法。
 
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到了年纪、甚至有了明显肠胃不适的症状,仍然忍着不做筛查。殊不知,早期如果及时发现,相当于提前5—8年发现肠癌。
 
京东中美医院肿瘤学科建议:
 
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筛查一次
 
40岁以下人群每3—5年筛查一次
 
特别是以下4种情况的高危人群,如果满足其中的2种,建议尽早做一次筛查:
 
1.年龄在30岁以上,近2-3年没有做过肠癌筛查
 
2.有经常肠胃不适、腹泻、便秘、大便出血等症状
 
3.家族中有肠癌、肠胃病患者
 
4.本人有癌症史或者肠胃病史、肠息肉史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