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胆囊疾病发病率有持续上升趋势,其中尤以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常见。胆囊疾病到底要不要开刀?胆囊手术利大还是弊大?记者就此采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王鲁教授,请他讲解切除胆囊与结直肠癌之间的医学关联。
王鲁教授开门见山介绍:胆囊是人体的囊状消化器官、呈梨形。有俗语称“肝胆相照、忠肝义胆”,形象指出人体内胆囊与肝脏的关系非常密切。从“地理位置”来看,胆囊位于肝脏脏面的胆囊窝内、紧贴肝脏,其作用在于存储和浓缩胆汁;胆汁主要由
肝细胞产生并持续不断分泌,每天产生约800至1200毫升胆汁。生理情况下,休息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不会进入小肠漫,而是进入胆囊储蓄并浓缩起来;进食时,胆囊再将存储的胆汁通过胆囊管、胆总管分泌到小肠参与脂肪的消化。
所谓胆囊疾病,主要包括非肿瘤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常见的非肿瘤性疾病又包括胆囊结石、结石性胆囊炎及非结石性胆囊炎。这其中,胆囊结石堪称最为常见。专家表示,随着高脂肪摄入、不定时用餐等无节律、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推广,胆囊结石发病日渐增多。临床显示,胆囊结石发病以女性常见,尤以经产妇、服用避孕药者常见,男女比例约为1:3。约20%-40%的胆囊结石患者,可终生无症状,仅在其他检查或手术时被偶然发现,称之为“静止性胆囊结石”。
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可表现为:1、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如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饱胀、伴嗳气、呃逆等,常被误诊为“
胃病”;2、胆绞痛是比较典型的表现,多位于右上腹部,呈阵发性,可向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多伴有恶心、呕吐,特别是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上述症状更易出现。
结石息肉视情况开刀,腺瘤癌变须及时处理
查出胆囊结石,到底要不要开?王鲁介绍了胆囊结石的危害。胆囊结石除却会诱发急慢性胆囊炎以外,还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并停留在胆总管内形成继发性胆管结石;而进入胆管的结石,可通过Oddi括约肌引起损伤或嵌顿于此引起胆源性胰腺炎或者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如果结石体积较大,可压迫胆囊壶腹部及颈部引起肝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瘘,使胆囊或胆管炎症反复发作,最后胆囊结石及其诱发的炎症反复刺激可诱发胆囊癌变。
专家强调,毋庸置疑,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疗效相当确切。对于有症状和并发症的胆囊结石,应考虑胆囊切除,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情况下不需立即行胆囊切除,只需观察和随诊。
至于胆囊肿瘤性疾病,王鲁介绍,主要包括胆囊肿瘤性息肉、胆囊腺瘤及胆囊癌。对于肿瘤性息肉,大部分患者是体检时B超发现,并无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及食欲减退等不适。鉴于少数胆囊息肉可能为早期胆囊癌或可发生癌变,因此,出现以下情况,应视为可能发生癌变的危险因素:直径超过1cm;年龄超过50岁;单个息肉病变;息肉逐渐增大;合并胆囊结石等。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宜行手术切除,不过未达到上述标准者也不可以轻视。
许多年轻无症状的胆囊息肉者,可不做任何处理,但定期的B超检查十分必要;对症状轻微者,可给予消炎、利胆等对症治疗,更需注意严密随诊。一旦随访时发现有病变快速进展,应立即手术治疗。
胆囊腺瘤,是胆囊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可单发也可多发,直径约0.5至2.0厘米左右。胆囊腺瘤有一定恶变率,被认为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一旦确诊应手术切除。至于胆囊癌,如果患者具有手术机会,还应首选手术切除,化疗或放疗效果均不理想。
切除术会增加风险,但总体概率仍很小
手术切除,是治疗绝大部分胆囊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专家表示,随着上世纪80年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问世,单纯胆囊切除成为快速、微创、经济的治疗方式,这使得人们在选择手术治疗时,减少了许多顾忌。然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并非万无一失,它可能引起消化不良、
腹胀腹泻、胆总管结石发生率提高、十二指肠液反流以及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等症状。不过,一般来说这些症状在机体自身调节后,可于短期内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胆囊手术与结直肠癌之间的关系。上世纪70年代,有国外学者首先报道了两者相关性,此后,这一说法在我国患者中得到证实。具体说来,胆囊的主要功能为浓缩、储存和排空胆汁,在进食含油脂食物后,胆囊应刺激收缩,将胆汁排入肠道,协助脂类的消化及吸收,起到了“节拍器”的作用。如果胆囊切除了,胆汁无处储存,肝脏分泌的胆汁就会昼夜不停地无节律地直接排入肠道,造成肠肝循环次数增加。胆汁中的初级胆汁酸与肠道菌群接触增多,胆汁被肠道细菌分解后,有致癌作用的次级胆汁酸(脱氧胆酸和石胆酸)比例将会大大增加。次级胆汁酸中的石胆酸是大肠癌促发剂,而脱氧胆酸的代谢物也是一种强有力的致癌物。最终,长期处于致癌环境中的肠壁细胞逐渐由息肉、腺瘤向恶性肿瘤发生转变。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胆囊切除后,只是可能提高了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而并非切除了胆囊,结直肠癌就一定会发生,由此发生结直肠癌的几率仍然非常小,所以患者不必过于担心。这也提醒临床医生,切除胆囊手术毕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需要以谨慎的态度来对待。
小贴士
已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两件事:
饮食
1、由于胆汁酸是胆固醇的重要代谢介质,因此应避免过多的胆固醇摄入,即平素尽量选择摄入低脂肪饮食,尽量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食谱的多样化:食谱广泛不仅可满足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而且还能避免单一食谱累积的有害致癌物质;
3、多饮水,摄入含酒精饮料一定要适量;
4、多摄入含有足够淀粉和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干豆、全谷类食品、豆类及其制品等,以增加淀粉和纤维素的量,帮助肠道运动;
6、进食定量,适当运动,维持理想体重。
随访
由于大肠癌的发病年龄多在55岁以上,因此,以往建议的首次结肠镜检查的时间是45岁。近年来,随着结肠炎、肠息肉、大肠癌等肠道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建议高危人群40岁后就应做首次肠镜检查。其中有胆囊切除史者即为高危人群之一。建议该人群的结肠镜检查频次由每5年一次提高到每2至3年一次,实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