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英国学者Beatson采用切除术治疗绝经前晚期乳腺癌,开创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先河。
一个多世纪以后,尽管人类依然没有找到被乳腺癌“赦免”的办法,但在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上,尤其是在综合治疗领域所树立的新坐标也足以令前人叹为观止。
时至今日,经过有效治疗,90%的乳腺癌患者能够治愈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成就,而
胰腺癌的存活率至今不到5%。
始终走在医学探索前沿的乳腺癌已经和“绝症”不再构成必然关联。这其中,治疗选择的多样、治疗方式的灵活功不可没,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内分泌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认可。
缠斗乳腺癌的过程是一场理念革命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乳腺癌都是女性健康的第一大威胁。刘荫华教授说,人类乳腺癌治疗的探索历程堪称一场理念革命。
1894年美国完成第一例乳腺癌切除手术,有四成左右的乳腺癌患者从中受益。此后一个多世纪,手术切除在乳腺癌治疗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至今仍是乳腺肿瘤治疗手段中的“老大”。
但局部切除并非治疗乳腺肿瘤万无一失的良策,活跃的肿瘤细胞可能随着血液循环在身体的其他部位种植,导致病灶转移。化疗的介入提供了杀死这些活跃肿瘤细胞的解决方案,也将人类对乳腺癌治疗的认知从局部治疗引入到全身治疗这一新阶段。
化疗的目的在于将病人体内所有活跃的细胞一网打尽,这就意味着除了肿瘤细胞,其他细胞也会被误杀,对身体的损伤巨大,病人反应强烈。正因如此,癌症病人对化疗总是心生
恐惧。
随着对乳腺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乳腺癌之所以在女性中更多见,与女性的激素水平有关。
大部分乳腺癌都是激素依赖性肿瘤,患者体内雌/
孕激素水平高会刺激乳腺癌细胞的发生和乳腺癌的进展。对于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通过抑制或减少雌/孕激素的分泌,阻断肿瘤赖以生存的“养分”来源,这就是内分泌治疗。其与靶向
药物治疗一样,成为当今乳腺癌综合性治疗的一种选择,并正在日益受到关注。
多出的选项——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是一种全球大多数国家公认的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治疗效果跟传统的化疗基本一样,作为口服药物治疗毒副作用却要少很多。相比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同样以阻断雌/孕激素为目的的卵巢切除手术,内分泌治疗还可以帮助一些年轻的乳腺癌患者在防复发的同时享有生育的权利。
尽管内分泌治疗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多一种选择,但刘荫华教授强调,这种治疗方法并非对所有乳腺癌患者都有效,“只有乳腺肿瘤标本经免疫组化检查符合指南中ER、PR阳性的标准,也就是阳性细胞大于等于1%的情况下,才可界定为内分泌治疗有效的患者。”
“内分泌治疗只是针对有必要的乳腺癌病人进行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现阶段它还无法取代手术和化疗。”刘荫华教授说道,“即便ER、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优先性、在整个治疗中所占权重、用药时间、使用的药物种类也都因人而异。”他举例说,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非常强的肿瘤,一个肿瘤细胞可能由很多细胞组成。只有免疫组化检查ER、PR阳性强度高的患者,选择内分泌治疗才能最大获益。
而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雌激素生成的途径不同,内分泌治疗药物也会有所不同。一般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雌激素来源于卵巢,内分泌治疗以卵巢功能抑制剂为首选。绝经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主要来源于脂肪、肌肉、
肝脏及乳腺肿瘤中分泌的雌激素,经芳香化酶的作用转化成雌激素,治疗首选则是芳香化酶抑制剂。“当然,绝经前女性也有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医生须视患者的病情、病程而定。”
内分泌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公认,如何让中国的乳腺癌患者也能从中最大程度的获益,刘荫华教授强调,“标准检查、规范治疗是一切前提。”
被夸大的恐惧
在人类攻克的所有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的治愈率是相对较高的,治疗手段也日新月异,但与此形成对照的却是我们感觉上乳腺癌的致死率依然很高。近些年,经常传出一些公众人物死于乳腺癌的消息。
刘荫华教授说,这和媒体总是传递一些乳腺癌的负面信息有关,“公众知晓的都是哪个明星因乳腺癌去世了,实际上我们治愈的病人很多。无论从国际上还是我国的数据来看,近些年来,乳腺癌的死亡率并没有增加,甚至国际大趋势还是下降的。”
公众感觉乳腺癌发病率高,还源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在统计学上呈现出乳腺癌高发的错觉。“实际上,从肿瘤流行病学的世界分布图上看,中国是肺癌高发国,而非乳腺癌高发国。”
刘荫华教授强调,尽管如此,我国乳腺癌仍然是呈逐渐上升态势的,“在绝对数较多的前提下,还是应该引起对乳腺癌的警觉,重视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