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预防肿瘤 > 如何自测 > 给药顺序与化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有关

给药顺序与化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有关

2017-12-06 来源:肿瘤代谢营养治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补充维生素D的最佳方案应该是,接受充足日光照射的同时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上常根据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胞增殖动力学原理设计出许多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案。然而联合用药在增加疗效的同时可能会因为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抗癌药物作用的周期特异性对化疗的疗效及毒性产生影响,所以正确的给药顺序不仅可以增加抗肿瘤疗效还可以减少毒副反应。
 
  1.联合化疗的细胞增殖动力学原则
 
  化疗药物分为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作用于细胞周期的任何时相,对整个增殖周期的细胞均有杀伤作用)和周期特异性药物(CCSA,主要作用于某一特定时相,杀灭该时相的肿瘤细胞)。
 
  1.1序贯化疗
 
  对于增殖较快的肿瘤,处于增殖期的细胞较多,先用CCSA杀灭周期敏感细胞,之后用CCNSA杀灭其他各期的肿瘤细胞,如绒癌、白血病等。
 
  对于增殖较慢的肿瘤,先用大剂量有效的CCNSA,大量杀灭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总数减少后,驱动更多的G0期细胞进入增殖周期,继而选用CCSA以杀伤重新进入增殖周期的细胞。
 
  1.2同步化疗
 
  用CCSA在杀灭处于对此药敏感时相的肿瘤细胞的同时,又能够延缓肿瘤细胞在周期中的进程,阻止细胞从某一时相进入下一时相,导致细胞在某一时相的暂时性蓄积,即部分同步化。此时给予对该时相具有杀伤作用的药物或放疗能明显增效,如用S期药物使G1细胞聚集,然后用主要作用于G1期的药物或放疗,可使疗效提高。
 
  2.常见联合化疗方案的用药顺序
 
  2.1TP方案
 
  顺铂与紫杉醇(TP)联合化疗在肺癌、卵巢癌、宫颈癌等多种肿瘤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两者联用时若先给予顺铂,可使紫杉醇的清除率下降约30%,从而引起严重骨髓抑制同时降低抗癌活性,故两者联用宜先用紫杉醇。
 
  2.2GP方案
 
  顺铂与吉西他滨(GP)联用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一线用药,吉西他滨可抑制顺铂引起的DNA损伤修复、增加双链断裂及顺铂-DNA复合物的形成,从而增加顺铂的抗肿瘤活性,并且先给予吉西他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联用时宜先给药。
 
  2.3IP方案
 
  顺铂与伊立替康(IP)联用时,先给予顺铂可使伊立替康的活性代谢产物清除率增加,从而降低严重的恶心、呕吐、腹泻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同时化疗有效率较高。故两者联用时可先给予顺铂。
 
  2.4AT方案
 
  多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AT)是乳腺癌患者常用化疗方案,一项多中心随机Ⅲ期临床试验研究了A-T序贯给药(给予3个周期多柔比星,随后再给予3个周期多西他赛)和AT同时给药的差异。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ORR、TTP、OS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但A-T方案中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乏力及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1]。
 
  2.5FOLFIRI方案
 
  伊立替康、亚叶酸钙(CF)及5-FU联用的FOLFIRI方案是治疗晚期结肠癌(ACC)的常用方案。5-FU在体内代谢为脱氧氟尿嘧啶核苷酸,它可结合并抑制胸苷酸合成酶(该酶在DNA修复和复制中十分重要)。亚叶酸在体内转化成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该转化物能够稳定脱氧氟尿嘧啶核苷酸与胸苷酸合成酶的结合,进而增强5-FU对该酶的抑制作用。有研究发现,给予伊立替康后再用CF及5-FU,伊立替康的中间体SN-38的AUC较之相反顺序下降约40%,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同时患者的耐受性增加[2]。故该方案的给药方法为先给予伊立替康,在伊立替康输注后立即给予亚叶酸钙,之后再给予5-FU持续静脉滴注。
 
  2.6其他的化疗方案
 
  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及多西他赛联用(TAC)时,应在多柔比星及环磷酰胺输注1h后给予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及5-FU联用(FOLFOX6)时,奥沙利铂须在5-Fu前滴注。
 
  顺铂与长春瑞滨联用时,应先给予顺铂;与依托泊苷联用时,应先给予依托泊苷;与培美曲塞联用时,应在培美曲塞给药结束30分钟后输注。
 
  那么,维生素D在抑制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究竟能发挥哪些作用?首先,维生素D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分化。其次,维生素D能促进癌细胞凋亡。再次,维生素D能抑制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近来研究还显示,维生素D可能通过直接抑制主动脉或肿瘤起源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并阻断VEGF诱导的内皮细胞的分支和延伸所诱导的血管生成。此外,维生素D还能调节细胞的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微环境,最终抑制癌症的发生发展。
 
  警惕维生素D缺乏,适当补充维生素D
 
  既然维生素D有如此巨大的抗癌潜能,补充维生素D是否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样的人需要补充维生素D?又该如何补充呢?通常,科学家以血清25(OH)D浓度作为人体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衡量标准,25(OH)D水平高于30ng/ml(纳克/毫升)视为维生素D充足,处于20ng/ml至30ng/ml之间为维生素D不足,小于20ng/ml则视为维生素D缺乏。以此为标准,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生物化学家诺曼(Norman)等估计,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维生素D缺乏。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人群分别占69.2%和24.4%之多。由此可见,维生素D缺乏是个相当严峻的全球性问题。老年人、肥胖者、孕妇以及一些特定的患病人群更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
 
  晒太阳是最简单经济的获取维生素D的方式。每天进行足量的户外活动,适当地暴露于太阳光下能帮助皮肤合成能满足我们人体大部分需求的维生素D。值得注意的是,涂抹防紫外线的防晒霜或撑遮阳伞会使获得维生素D的量大大减少。另外,由于受生活区域的纬度、种族习俗、人种肤色、个人的穿衣习惯、季节变化等影响,以及某些特定人群(如老年人等)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单单依靠日光照射,很多时候并不能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此时膳食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美国医学研究院提出了最新的维生素D推荐膳食摄入量,1岁以下婴儿每天适宜摄入量为400IU;1岁至70岁每日推荐摄入量为600IU;70岁以上每日推荐摄入量为800IU。动物性食物是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如鱼肝油、含脂肪高的海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等。由于富含维生素D的天然食物并不多,所以,在从天然食物获取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维生素D强化食品或维生素D补充剂适当地补充也是必要的。
 
  然而,上述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维生素D在维持骨健康及正常钙代谢的功能的基础上拟定的,很多学者指出这样的剂量并不足以使维生素D发挥包括抗癌作用在内的其他生理功能。为此,美国维生素D协会提出,在缺乏适量的阳光暴露的情况下,每日推荐补充维生素D3的量分别为:1岁以下的健康婴儿1000IU;1岁以上健康儿童1000IU/25磅体重;健康青少年和成人至少5000IU;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至少6000IU。癌症患者或肥胖者还应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补充量。当然,过高剂量地摄入维生素D也可能引起高钙血症等毒副作用,因此,美国医学研究院将维生素D的每日最高耐受量定为4000IU。但这个剂量的设定由于过于保守而备受争议,有研究表明,持续20周,每天摄入10,000IU的维生素D,并没有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实际上,在持续每天口服10,000IU的维生素D的情况下,血清25(OH)D的平均水平仅相当于夏季长时间暴露于中纬度地区日晒后人体所正常反映出来的水平。不过,由于对维生素D的耐受可能存在地区和种族间的差异,因此,中国人群对维生素D的安全耐受量还有待确定。
 
  总而言之,补充维生素D的最佳方案应该是,接受充足日光照射的同时,在咨询医师的基础上,酌情适当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最大程度地减少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并获取足量的维生素D,以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最大的益处。
 
  道较少。其中最具影响的是拉佩(Lappe)等报道的在1179名妇女中开展的为期4年的随机对照实验,结果发现,每天同时补充1100IU的维生素D3和1450mg(毫克)钙能降低癌症的发生率达77%。即便如此,仍亟待开展更多的临床干预研究来证明维生素D对多种肿瘤的预防作用。
 
  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揭示“阳光维生素”的巨大抗癌潜能
 
  癌症往往是机体正常细胞在多原因诱导下,经多阶段与多次突变所形成的。正常细胞在转化为癌细胞的过程中需要获得癌细胞的十大特征:自给自足生长信号、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抵抗细胞死亡、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持续的血管生成、组织侵润和转移、避免免疫摧毁、促进肿瘤的炎症、细胞能量异常、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另外,癌症细胞还具有招募其他正常细胞为其生长提供有利的肿瘤微环境的能力。目前关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手段的发展均是建立在清楚癌症发生发展的特点,针对癌症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将癌症细胞清除。
 
  那么,维生素D在抑制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究竟能发挥哪些作用?首先,维生素D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分化。其次,维生素D能促进癌细胞凋亡。再次,维生素D能抑制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近来研究还显示,维生素D可能通过直接抑制主动脉或肿瘤起源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并阻断VEGF诱导的内皮细胞的分支和延伸所诱导的血管生成。此外,维生素D还能调节细胞的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微环境,最终抑制癌症的发生发展。
 
  警惕维生素D缺乏,适当补充维生素D
 
  既然维生素D有如此巨大的抗癌潜能,补充维生素D是否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样的人需要补充维生素D?又该如何补充呢?通常,科学家以血清25(OH)D浓度作为人体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衡量标准,25(OH)D水平高于30ng/ml(纳克/毫升)视为维生素D充足,处于20ng/ml至30ng/ml之间为维生素D不足,小于20ng/ml则视为维生素D缺乏。以此为标准,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生物化学家诺曼(Norman)等估计,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维生素D缺乏。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人群分别占69.2%和24.4%之多。由此可见,维生素D缺乏是个相当严峻的全球性问题。老年人、肥胖者、孕妇以及一些特定的患病人群更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
 
  晒太阳是最简单经济的获取维生素D的方式。每天进行足量的户外活动,适当地暴露于太阳光下能帮助皮肤合成能满足我们人体大部分需求的维生素D。值得注意的是,涂抹防紫外线的防晒霜或撑遮阳伞会使获得维生素D的量大大减少。另外,由于受生活区域的纬度、种族习俗、人种肤色、个人的穿衣习惯、季节变化等影响,以及某些特定人群(如老年人等)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单单依靠日光照射,很多时候并不能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此时膳食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美国医学研究院提出了最新的维生素D推荐膳食摄入量,1岁以下婴儿每天适宜摄入量为400IU;1岁至70岁每日推荐摄入量为600IU;70岁以上每日推荐摄入量为800IU。动物性食物是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如鱼肝油、含脂肪高的海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等。由于富含维生素D的天然食物并不多,所以,在从天然食物获取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维生素D强化食品或维生素D补充剂适当地补充也是必要的。
 
  然而,上述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维生素D在维持骨健康及正常钙代谢的功能的基础上拟定的,很多学者指出这样的剂量并不足以使维生素D发挥包括抗癌作用在内的其他生理功能。为此,美国维生素D协会提出,在缺乏适量的阳光暴露的情况下,每日推荐补充维生素D3的量分别为:1岁以下的健康婴儿1000IU;1岁以上健康儿童1000IU/25磅体重;健康青少年和成人至少5000IU;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至少6000IU。癌症患者或肥胖者还应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补充量。当然,过高剂量地摄入维生素D也可能引起高钙血症等毒副作用,因此,美国医学研究院将维生素D的每日最高耐受量定为4000IU。但这个剂量的设定由于过于保守而备受争议,有研究表明,持续20周,每天摄入10,000IU的维生素D,并没有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实际上,在持续每天口服10,000IU的维生素D的情况下,血清25(OH)D的平均水平仅相当于夏季长时间暴露于中纬度地区日晒后人体所正常反映出来的水平。不过,由于对维生素D的耐受可能存在地区和种族间的差异,因此,中国人群对维生素D的安全耐受量还有待确定。
 
  总而言之,补充维生素D的最佳方案应该是,接受充足日光照射的同时,在咨询医师的基础上,酌情适当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最大程度地减少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并获取足量的维生素D,以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最大的益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