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捍卫生命”“用科学捍卫健康”……从这些标题不难看出,人们认为是科学主宰着生命健康。的确,科学的进步给医学带来太多惊喜。当科学家宣布某项新技术或新药物有望为患者带来福音时,人们总是充满期待。然而,这种对科学的崇拜有时也让我们丢失了对医学本质探究的兴趣,忘记了医学是人学,是为人服务的。涉及人体奥秘的医学,其实有很多科学解决不了的困惑,代替不了的内涵。好在,理性睿智的医学家开始发问:“能否用无所不能的科学来帮扶无能为力的医学?能否用科学家的标准来培养和要求医生?我们曾经这么做过,现在依然在这么做。但这种做法对于医学的发展和医生的成长是对还是错?是利大还是弊大?”
如果能把医学与科学的关系搞明白、处理好,我们会更加冷静地看待科学对医学的贡献,更加清醒地知道能为患者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会更加自信地当好一名临床医生。
医学的本质是什么?如果说科学是观察世界,哲学是认识世界,那么医学除了具体观察人体和全面认识人类外,还在以其他各种形式想方设法地呵护、维护直至保护人体,特别是这个整体的精气神。因此,医学是为维护生命而存在和发展的。
生命是什么?没有物质肯定没有生命,但有物质不一定有生命。医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特殊功能,从而回答为何人类生死有期。生命是生存与死亡间的博弈,博弈时间越长,人就活得越长。
西医的特点是用最大的精力去研究这种博弈的物质组成及变化,当然也涉及少部分功能,这更像科学的方法,所以人家说西医科学。
中医的特点是用最大的精力去研究这种博弈的功能表现及其变化,当然也涉及部分物质,因为涉及后者太少,所以不太像科学,于是人家说中医不科学。西医和中医都是在研究生命和健康,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中医西医都是医学,医学并不等同于科学。医学与科学虽有很多相同,但的确也有很多不同、很大不同。
个体难以代表群体
科学研究的个体或称元素是完全相同或者说相等的,无论是一个分子或结晶,其结果肯定是1+1=2。而医学则不然。如果一个120斤重的人加上另一个120斤重的人是240斤,即一个群体;那一个120斤重的人加上另一个130斤重的人就等于250斤,这个1+1=2的群体跟前一个群体是不一样的。同样你用240斤和250斤分别除以2,得到的个体也不一样。这还只在体重上不同,还有高矮、男女、老少呢。
有些人搞医学研究为了追求科学的标准,硬把循证数学引入医学形成了循证医学(EBM)的概念,并引入医学的临床试验,结果出了大问题。为什么?首先在选择试验个体上,本来都是一种病如溃疡病,都应该纳入试验,但这些病人不可能一样。EBM为了让试验个体一样,就要把合并其他病的人排除,最后只剩下少数符合标准的“纯粹”个体,但做完试验后可是给所有溃疡病人用。
体外难以反映体内
医学的服务对象是人,按理说,用于医学研究的一切实验材料应该取自人体,这样才最可靠。但因伦理和人道,我们不能这么做。所以通常采用体外,或者在动物体内进行,得到初步结果后再想法逐步进入人体。
我统计过去年全世界发表的肿瘤研究论文,其中78%是用肿瘤细胞系完成的。肿瘤细胞通常不能代表在体内肿瘤的特性,何况这些肿瘤细胞系远离人体已经很长时间,有的甚至近百年。
肿瘤研究在动物体内进行的论文约占9%。但动物一般生命期短,比如老鼠活3年;动物不长肿瘤,科研人员就打致癌剂。用大量致癌剂使老鼠十天半个月长出来的癌,与在人体自然生长的能一样吗?那怎么办?科研人员就把人的肿瘤接种到裸鼠身上,这类论文大致占5%。但是你很难实现原位接种,比如人的胃癌细胞接种到老鼠的胃上很难成功。于是,就把胃癌细胞接种到老鼠屁股上。接种到胃要先通过肝脏才能到心脏,种到臀部的这个模型可以越过肝脏到全身,在逻辑上就有问题。其实科学研究所采用的动物模型,除了伤以外,没有一种疾病的模型在人体是真实的。
体外的实验结果与体内的实际情况差别有多大,我们可以从新药创制结果可见一斑。大家知道,在体外发现的1万个有效化合物,真正能有效进入动物体内的仅250个左右,能进入人体试验的50个,最后能成为药品的只剩1个。这个过程要耗资16亿美元,费时16年。
内外环境迥异
如果把整个人体看成是内环境,那它就有个适应外环境的问题。科学对外环境研究比较透彻,但医学需要研究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的适应条件以及怎样提高这种适应能力。问题是现在外环境变化太快、太剧烈,有时让人类根本来不及适应。有人估计,在未来的5~10年,人类肿瘤的发生率有可能呈井喷状态。
因此,我们不仅要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界的变化,还必须从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的进化。就目前的水平,科学多是通过单细胞生物来研究其对外环境的适应,所得结果对医学仅为参考。因为单个细胞生物只有细胞膜(壁)、细胞浆、细胞核三种重要成分,能适应就活下来了。而人体是由难以计数的细胞组成,此时机体是作为一个整体并非单个细胞在适应环境的变化。
结构并非功能
科学研究多从物质结构开始,强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医学研究多从物质的功能开始,特别是中医。物质有结构但不一定有功能。科学喜欢刨根究底,一定要把结构搞清楚。但在医学,如果发现了功能,实在搞不清楚结构也不要紧,能治病就行。
在生物体中,结构的构型还会出现动态变化,科学家和医学家对其变化的认识则不同。比如心脏做功是在收缩时还是在舒张时呢?医生认为是收缩在做功,心脏收缩才射血嘛;而科学家认为是舒张在做功,因为橡皮筋拉长需要做功,回缩则不需做功。其实在人体内,收缩舒张都在做功,这与细胞和分子的刚性运动和柔性运动是一致的。而且,人体还具有自组织能力,哪里缺了一块,机体会想方设法将其补上。对于人体的结构研究多了不一定有用处。
局部之和不等于整体
科学研究通常认为局部之和等于整体。医学注重局部的研究,但更强调整体的特殊功能,意即生命,因为各局部功能的相加并不等于生命整体。科学认识的局部,不管怎么剖分,最后相加都等于整体,但这个整体未必都有生命。相反,随着整体的无限剖分,尽管每一分部或局部都还存在,但生命必将完结和消失。
最近发现,肝硬化晚期主要死于肝肺综合征,国际上相关论文已达2万多篇。过去没有多少人去关注。现在好了,整合肝肠病学出来了,整合肝肺病学、整合肝肾病学也很快会出来,必将引起整合肝病学的一次划时代发展。所以,我们在关注局部变化时,一定要想到整体的需要及与整体的联系。关注局部要为整体,而关注整体才是为了生命。
微观难以代表宏观
科学关注微观,凡事刨根究底,认为细微之处见真理。医学也强调微观,因为医学想知道生命的真谛和疾病的本质。自从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以来,医学逐渐向微观进发,发现了很多平常看不见、摸不着的重要结构及现象。但是,凡事都应该有个度。
全世界近100年来对肿瘤的研究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是一个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的过程。特别是近20~30年,全世界都集中在分子层面的研究中,但最终成果只是用难以计数的钱发表了难以计数的论文,发现了难以计数的分子(包括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可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却几乎没有下降。
肿瘤本应是一个细胞病,非常简单地判别是有某种肿瘤细胞就会有某种肿瘤,有某种肿瘤就一定有某种肿瘤细胞。但对分子就不是了,我们绝对不能说有某种分子就一定有肿瘤,更不能说有肿瘤就一定有某种分子。
针对肿瘤的研究现状,我写了一首诗:横看成团侧成峰,大小分布都不同;不识肿瘤真面目,只缘身在分子中。
静态与动态有别
科学通常是观察静态的事物或习惯于静态地观察事物,所得结果不仅一成不变,且放之四海而皆准。医学则是动态地观察人体或观察处于动态(或活)的人体。所得结果常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什么事情都可能出现,我们不能放过蛛丝马迹。
对于医学上这种动态变化,不同的人认识不同。比如病人家属经常问医生,亲人的病能否治好?能治就治,哪怕倾家荡产;如果不能治,就不治了,免得人财两空。医生的回答通常是“如果不发生什么情况病人可以治”,“如果发生什么情况病人可能死”。多数家属不得其解,认为医生是在忽悠他们,甚至在逃避责任。细究起来,双方都没有错。患方是在用科学的思维询问科学问题,期望回答yes或no;而医生是在用医学思维回答医学问题,回答的是一种可能性。
瞬间结果与长期结局有异
瞬间与长期都是时间的计量单位,一般是时间分割到不能再分割才称瞬间。科学追求这种瞬间的结果,时间越短结果离真理越近,且不同瞬间结果完全一样。而医学所见的瞬间表现形式不一,而且随时发生变化,任何瞬间的结果随着时间延长,各种变化因素渗透进去形成干扰,真理就不那么纯洁、可信、可重复了,经常难辨是非。
临床上X线片上出现的异样病灶,病理切片上表现的异型细胞,心电图上表现的异常T波,都是在瞬间捕获到的异常现象,但要肯定其就是什么病有时很难,因为经常会出现异病同影或同病异影。这时医生的办法是,除了再做一个加强显影或分子显像外,就是等等看。当然这个等等看有时病人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有时医生不得不开展试验性治疗。
直接与间接间的关系不同
科学通常研究事物间直接的联系,习惯回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医学常常碰到的种瓜不得瓜,种豆不得豆,或种瓜得了豆。
最近我为某医院会诊。一位病人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一月余入院,四次胃镜发现食管下段梗阻越来越重,但每次都未发现癌细胞。这个病人同时伴有双
肺结核,胸片提示左侧胸腔积液伴左下肺肺不张,血清和胸水中的CEA明显增高。最后我认为是左下肺癌伴左胸腔及食管周围组织转移,所谓肺不张其实是肺癌组织。最终结果证实了我的判断。这个病人是经治医生过于用科学的直接认识法而出现误诊,而我用医学的间接认识法解决了问题。
科学的必然性与医学的偶然性
科学研究的结果通常是揭示事物的必然性,追求白或黑。医学研究的常常是灰,白中有黑,黑中有白,这样就会出现大量的科学规律以外的东西,即偶然性。这种偶然性对医学十分重要。
人体为何出现那么多偶然性呢?因为一种疾病的病因可以千奇百怪,病态千形万状,病征千变万化,医生治病又千方百计,所以铸成临床状况有大量意外。就医学研究者来说,能发现和阐明例外和意外者为高人;就临床医学工作者来说,能发现和处理例外和意外者为能人。
医学上的偶然性即例外和意外经常发生,当然给我们医生提供了发现和发明的绝好机会,但同时又增加了工作难度。所以需要社会给予医学和医生宽容,我们尽力做到“生命唯一,防止万一”。
客观与主观并用
科学研究客观事实,得出客观的结论。而医学研究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且通常有交流,各自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难说谁对谁错,这就叫主观。主观就是主动观察事物而发生的认识或作出的决定。医学不仅要观察客观,更重要的是认识客观。因此,没有主观认识不成其为医学,也不能成就医生。
我举两个例子,都发生在工程院院士身上。一位患了胃癌,我帮他联系了顶尖医院,可是当天晚上他就和夫人跑了。理由是他们问医生胃癌病人有没有自己好的,回答是“有,但很少”。他们认为自己是那“很少者”,所以跑了。还有一位在我院做了肠镜下
大肠息肉切除,发现有腺瘤样病变,这种病变癌变率达30%,但已经切除,没有什么问题了。可他回家后不断打电话问“我这段时间要注意些什么”。前一位院士是太医学就不科学,后一位院士则太科学就不医学了。
数据与事实有别
科学凡事以数据说话。医学也讲求数据,但更讲求事实,因为很多医学数据并不完全等于病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现代科学的发现已经积累了海量数据,人称大数据。但是大数据并不一定代表事实,数据并不等于人体,有时由于数据的局限性,还可诱发误诊甚至引发灾难。
前不久,中国CDC与香港大学李嘉诚研究所、美国NIH合作,针对手足口病在Lancet发表了一篇论文,用的是700多万例资料,但其结论居然被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的几
名医生用71个病例给否了。试想,你得病了,我用700万例病人的数据算出的结果给你治病可行吗?
作为医学工作者,你究竟是相信这些无穷大的科学数据呢?还是相信符合实际的医学事实呢?
证据与经验关联
科学讲求证据,凡事要用证据说话,而医学在讲求证据的同时更讲究经验,因为经验能治好病人。一个经验是若干证据相互组合,并经实践反复证实的结果。如果只按证据治疗,发烧就退烧,疼痛就止痛,虽然有了证据,而且是对症下药,但可能会出人命。因为很多证据来源于局部、瞬间、间接,代表不了事物的本质。
到急诊室去看病,你一定要找那些“冷若冰霜”的医生,他是胸有成竹,知道叫痛的病人不一定重,而沉默不语者很可能病入膏肓。最好不要找那些来回跑的,你急他也急,他是在找证据,其实是看不出病、拿不出招啊。
医生要获得经验很困难,有的需要几十年磨练。要做好医生,一定要跟着老师学,而且不只是跟一个老师学,要熬更守夜、摸爬滚打才能炼出来。光会背书、记数据、找证据,未必能看好病。
因果与相关并联
科学注重研究因果关系,医学也强调因果,但在大量的医学实践中,通常出现的是相关关系。因此,医学研究必须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层次,难度也更深一个层次。
有时我们难分因果,因为人体内存在海量数据,相互关系混淆不清;海量数据相互转换,存在多重间接因果关系。
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但现在我们不是这样。特别是很多省份合校,好的医学高校合并后只能招少数学生,原来是大专甚至中专的医学专科学校,现在改成医科大学,反倒招收了大批三本生,导致我国现阶段医生素质大幅度下降。虽说“成功就是1%的智商加99%的勤奋”,但外国人后面还有一句话是“那1%有时比99%还重要”。
科学家与医学家标准不同
科学特别强调理论的发现,而医学特别强调实践的发明。在医学上,理论与实践真正能结合者只占其中很少一部分。
科学尊重发现的专一性,反对抄袭;而医学尊重发明的普适性,提倡模仿。比如开处方、做手术都是在模仿别人。用科学的标准来要求医学,用科学家的标准要求医生,其实不利于医学的发展。依我看,医学应强调MCI,即MedicalCitationIndex。医生开一张处方就是一次引用,一次人命关天的引用。一个治疗方案的提出,一个手术方式的建立,应该看到多少医生在采用,又惠及了多少病人,这就是M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