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知多少】肿瘤患者尤其是放疗期间老是腹泻,饮食上怎样调整?
摘要:放疗期间出现的腹泻一般是由放射性肠炎所引起的。
放疗期间出现的腹泻一般是由放射性肠炎所引起的。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分别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分别称为放射性小肠、结肠和直肠炎。这是由于肠粘膜细胞更新受到抑制,导致肠道粘膜萎缩、绒毛变稀,肠粘膜水肿,肠粘膜的屏障作用降低,菌群失调,吸收功能下降甚至丧失所导致的。一旦发生放射性肠炎饮食上怎样调整呢?
(1)多吃新鲜蔬菜:如大白菜、花椰菜、紫甘蓝、土豆、白花菜、西兰花、香菇等。
(2)谷氨酰胺是肠道粘膜细胞代谢必需的营养物质,对维持肠道粘膜上皮结构的完整性和肠粘膜屏障的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鲜的卷心菜汁和动物
肝脏富含促进产生粘蛋白细胞生长的谷氨酰胺,有益于保护胃肠道粘膜。
(3)温度适宜的食物对有肠炎的人最好,吃东西时要做到细嚼慢咽,这样能减轻肠道消化和吸收的负担。
(4)经常服用含有肠道
益生菌的酸奶,有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进而保护肠粘膜屏障,加强肠粘膜的吸收功能。还可以适当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也有助于控制腹泻。
(5)切忌吃过硬、过烫、过冷、过辣、过黏、油炸、腌制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