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致癌”的谣言和女生大姨妈一样,过一段时间就出来一次,每一次都有很多人被吓到。网上很多科普文章辟谣,请大家自行搜索关键词“牛奶致癌+谣言”,就很清楚了。
从现有的科学证据来看,单纯喝牛奶而致癌的概率,大概等于“买彩票中头奖,但在领奖途中被雷劈死”的概率。
“牛奶致癌”文章之所以流行,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大家对生活方式日益西化的担心。没错,现代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是健康杀手,也是真正的危险致癌因素。但这是整体生活方式,不是怪单一的食物。如果说牛奶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喝太多了可能长胖,所以致癌,那同样道理可以推论出蛋糕致癌,馒头致癌,烤鸭致癌。这显然很荒谬。
你可以选择不喝牛奶,但不能传播“牛奶致癌”的谣言。就像你可以不看国足,但你不能到处说“看国足会传染脚气”。
不过“牛奶致癌”这篇垃圾文章也有点价值,因为它是个非常好的科学思维方式训练教材,文章中几乎每一段话都有漏洞,要逐步批的话估计可以写出一篇博士论文来。菠萝这里挑两个特别好玩儿的逻辑漏洞,和大家一起学习,争取把伪科学文章变废为宝。
我一直相信,掌握科学思维,远比掌握科学知识更加重要。
漏洞一:
原文:人是地球上唯一终身喝奶的动物,而且还喝别的物种的奶!!!
这句话作为开篇很有震撼力:世界上其它动物都不终身吃奶,人类作为“唯一物种”,一直吃,直觉告诉我们,这肯定有问题!!!
科学思维,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知道直觉通常是不科学的。
人类是靠直觉生活的,这非常重要,因为这能让人面对环境变化快速反应,而且省大脑很多能量,但很多直觉是不科学的。科学思维通常都非常费脑筋,因为它反直觉。
大家消耗点能量,用科学思维,想想开头那句话,是不是哪里不对劲?
1:人能终身喝奶,还是喝其它物种的奶,为啥?
因为人类牛x啊,懂得养殖业!其它动物要是学会了养奶牛,他们也会终身喝奶的。
2:“唯一终身喝奶”就一定是坏事儿么?
熊猫是地球上唯一终身吃竹子的动物!你咋不说呢?
3:人类在地球上“唯一”的事儿实在太多了:
人是地球上唯一喜欢用微信的动物!
人是地球上唯一酷爱直立行走的动物!
其它动物都不这么做,好恐怖哦!大家会丢掉手机,开始四肢着地爬行么?
漏洞二:
原文:儿童中牛奶摄入量与I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调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非常好的线性关系:牛奶摄入量越多,I型糖尿病患病率越高。
大家一看,牛奶摄入量越多,糖尿病越多,那牛奶肯定导致糖尿病了。
这是个最经典的错误。
科学思维,另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A和B相关,并不代表A导致了B。
牛奶摄入量越多,I型糖尿病患病率越高,这只说明两者相关,不能说明因果联系。
相关而没有因果关系的事情比比皆是。
比如,调查发现,大学生读书期间平均每个月花钱越多(A),毕业后起始工资越高(B)。
为了毕业挣高工资,大学生应该疯狂买买买么?显然不是。
其实,这两者之所以相关,主要是因为花钱多的大学生,普遍家庭条件更好,父母社会关系更多(C)。也正因为如此,整体来说,这些学生毕业后,更容易靠父母关系找到更高薪的职位!
如果你爸不是“李刚”,每个月花再多钱,也是找不到好工作的。
C导致A,C也导致B,所以A和B看起来相关,但A和B没有直接关系。
再举一个例子:调查发现,2005年到2015年,北京雾霾天数和房价存在非常好的线性关系:雾霾天越多,房价越高!
雾霾推动了房价上涨么?
显然不是。这俩之所以相关,是因为都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产物。
类似的,牛奶消耗量增加和I型糖尿病增多,并不是因果关系,而是两者都是现代生活方式改变的产物。
这些还算好的,因为大家还能为相关的A和B找到共同原因C。但更多时候,两件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也会出现相关。
为啥呢?
答案非常简单:纯属巧合!
大家再看两个巧合的例子,这些数据趋势非常统一,但显然,如果就此推论它们有因果关系,是十分可笑的。
牛奶喝得越少,美国华盛顿州离婚率越低!?
苹果手机销量越多,自杀人数越多!?(苹果7刚出来......)
世界上“如有相关,纯属巧合”的事儿比大家想象的多得多。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搞清楚哪些是巧合,哪些是真正的因果。
但在伪科学的世界里,没有“巧合”二字,只要能拿来骇人听闻,就一定会说得信誓旦旦。
牛奶致癌,本质上就是如此的文字骗局。
所以,以后大家但凡看到两个东西相关的时候,别着急下结论,请先问一下:
总而言之,大家随时记住科学思维的两个重点,被忽悠几率会大幅降低:
1:直觉会欺骗我们,有时是不科学的。
2: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