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知道与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姜小清教授所带领的肝胆外科团队倾力合作,通过专业趣味的科普、激励人心的故事、精准前沿的资讯、精湛出色的病例分享,为肝胆患者打造权威的肿瘤知识科普平台。
糖尿病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其发生与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多坐少动、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随着人们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多,糖尿病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肿瘤医院每年收治的肝癌患者中,有15%同时患有糖尿病,而糖尿病肝癌患者手术后更易复发。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谨防肝癌“偷袭”,更需保护好肝脏。对于有肝病的患者来说,糖尿病也可能是一种并发症。
糖尿病和肝癌有何瓜葛?
肝脏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糖代谢。糖代谢与糖尿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在吃了食物以后,血糖浓度就会升高,升高的血糖有一部分会在肝脏内通过糖代谢以肝糖原的形式贮存起来,等到血糖降低时(比如饥饿的时候)再转化为葡萄糖,重新释放到血液中,从而避免血糖浓度过低。
研究表明,脂肪肝可能是Ⅱ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就是说单凭脂肪肝就可能患上Ⅱ型糖尿病了。这个危险因素到底有多大?对于严重的肥胖性脂肪肝患者而言,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会增加55%。所以说,得了脂肪肝,若不加以控制,糖尿病将离你不远了。
另外,还有研究表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也比普通人高很多,而且慢性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导致的肝硬化患者比其他慢性肝病患者更容易患上Ⅱ型糖尿病。
为何丙型肝炎更易患上Ⅱ型糖尿病?
有医生发现,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较高。“肿瘤坏死因子”跟肿瘤的发生有关,怎么跟糖尿病也有牵扯呢?研究发现,原来肿瘤坏死因子能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功能,致使胰岛素抵抗。而且↓↓↓
除了“借刀杀人”,丙肝病毒还能靠“一己之力”直接“攻击”肝脏的糖代谢功能。比如,丙肝病毒“外包装”上的包膜蛋白和胰岛细胞表面的抗原“长得很像”,免疫系统在“杀灭”丙肝病毒的同时,误把胰岛细胞当成丙肝病毒的“同伙”一起杀掉,就会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另外,丙肝病毒还会在胰腺中“繁衍”,直接破坏胰岛细胞产生胰岛素的能力。
除了这些内在因素,丙型肝炎患者用的一些药也会引起糖尿病,这通常都是由药物副作用引起的。比如:干扰素的常见副反应之一就是糖尿病;利巴韦林能够引起溶血,使红细胞中的铁释放到血清中,也对糖代谢造成影响,从而引发糖尿病。
对于肝病患者而言,应该怎么预防和治疗这种肝源性糖尿病?
饮食治疗
推荐“少吃多餐”。少吃,可以防止进食过多给肝脏代谢带来负担,多餐既可以防止营养不良,又可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但是吃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食物的总热量,控制食物种类和吃饭习惯,多吃高纤维素蔬菜,可以适当吃一些高蛋白、低盐、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但糖类、甜食糕点和动物脂肪最好不要吃。
运动治疗
对于轻中度肝病患者,尤其较胖的患者,应当多做一些轻体力有氧运动,比如每日1次,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为宜。
但对于重度肝病患者而言则不适宜,重度肝病患者需要先卧床休息。
药物治疗
由于肝源性糖尿病是由肝病引起的,单纯地降糖和运动只是治标不治本。虽然部分轻度糖尿病或糖代谢异常的肝病患者,在肝功能恢复后,通过饮食和运动调整,血糖可以恢复正常。但是仍有一些患者血糖偏高,这时候就要用药物来进行治疗。
如果肝功能大致正常,可以通过口服阿卡波糖等进行控制。
如果肝功能不好,就选择胰岛素治疗。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血糖降得太低,以防对肝脏造成进一步损伤。
所以说,糖尿病不完全都是由肥胖、“三高”饮食、不运动等引起的,肝损伤也会导致糖尿病。对于肝病患者来说,一定要积极预防,定期体检,防止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还是非常好的。对于不幸患上糖尿病的肝病患者,积极治疗才是防止病情恶化、恢复健康、达到痊愈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