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治疗 > 西医治疗 > 残胃癌发病机制及治疗

残胃癌发病机制及治疗

2017-08-21 来源:癌症进展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第4位,女性第5位),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男性第3位,女性第5位)[1]。

  【摘要】残胃癌是指行远端胃切除术后5年以上发生于残胃的胃癌,与原发近端胃癌相比,残胃癌患者中未分化癌比例更高,发现时侵犯浆膜、血管和淋巴结转移的比例也更高,因此预后更差。残胃癌的发病与胃十二指肠反流和胃泌素水平降低有关。不同的吻合方式、幽门螺杆菌和EB病毒感染都是残胃癌发病的影响因素。外科手术是残胃癌的传统治疗方式,残胃切除应包括胃十二指肠吻合口或胃空肠吻合口及吻合口周围10cm的空肠、空肠系膜,并根据初次手术所造成的解剖改变相应地改良淋巴结清扫的范围。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残胃癌可以在内镜下切除,对于侵犯深度不超过SM1的早期残胃癌,内镜下切除与外科手术疗效相当。

  【关键词】残胃癌;发病机制;治疗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第4位,女性第5位),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男性第3位,女性第5位)[1]。残胃癌最初的定义是因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切除的患者术后5年以上于残胃发生的胃癌[2]。然而,由于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和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因消化性溃疡行远端胃切除的患者越来越少,目前大部分的残胃癌的患者均为既往曾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者。因此,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文将结合最近的文献综述残胃癌的发病相关因素及治疗。

  【参考文献】

  [1]TorreLA,BrayF,SiegelRL,etal.Globalcancerstatistics,2012[J].CACancerJClin,2015,65(2):87-108.

  [2]PointnerR,SchwabG,K?nigsrainerA,etal.Gastricstumpcancer:etiopathologicalandclinicalaspects[J].Endoscopy,1989,21(3):115-119.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