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7日下午,医院肿瘤内科、病理科、核医学科、放射科、胃肠外科、消化内科、心内科等专业的专家对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联合会诊,现分享一例病例。
姓名:张某某性别:女年龄:76岁
主诉:体检发现胃占位40天
现病史:40天前查消化道造影发现胃占位,后行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体息肉胃隆起性病变(性质待查)病理诊断:1.胃大弯:粘膜急、慢性炎,部分粘膜下腺体呈梁状增生较著,异型性不明显,不排除神经内分泌肿瘤2.胃后壁:粘膜慢性炎。12天前就诊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查胃镜示:胃CA待排除,病理:(胃体)4块粘膜显慢性炎,1块内见少数异型细胞,略呈腺样排列,不能排除癌。
既往史:患有“支气管哮喘”20余年;患有“高血压”10年,口服“缬沙坦”,血压控制可;患有“脑梗塞”2年余,住院期间诊断为“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心功能Ⅱ级”经治疗后左侧肢体肌力较差。无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病史。
辅助检查:
1.上消化道造影(2017-03-15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1.胃体占位2.胃炎。
2.胃镜检查(2017-03-16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体息肉胃隆起性病变(性质待查)病理诊断:1.胃大弯:粘膜急、慢性炎,部分粘膜下腺体呈梁状增生较著,异型性不明显,不排除神经内分泌肿瘤2.胃后壁:粘膜慢性炎。
3.胃镜示(2017-04-14南阳市中心医院):胃CA待排除,病理:(胃体)4块粘膜显慢性炎,1块内见少数异型细胞,略呈腺样排列,不能排除癌。
4.疑难病例会诊(2017-04-26本院):(胃体活检)镜下见少数粘膜组织,请结合内镜所见,必要时再取。
5.肿瘤标志物(2017-04-28本院):糖类抗原12517.39U/ml;糖类抗原19911.42U/ml;糖类抗原7242.12U/ml;癌胚抗原2.91ng/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3.09ng/ml;胃蛋白酶原Ⅰ31.50ng/ml;胃蛋白酶原Ⅱ8.24ng/ml;PGⅠ/PGⅡ3.82;
6.胃镜(2017-04-28本院):食管正常,胃多发息肉,胃体中部神经内分泌瘤,十二指肠降段憩室。病理诊断:(胃体)结合HE及免疫组化,符合神经内分泌瘤G2,免疫组化:CK(+),CD56(-),Syn(+),CgA(+),CEA(-),TTF-1(-),ki67(约5%+)。
7.CT(2017-04-28本院):1.冠脉多发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不同程度狭窄,较窄处管腔几近闭塞,详见上述影像表现,请结合临床必要时DSA检查。2.升主动脉稍增宽。3.左肺上叶舌段及右肺少许慢性炎症。4.胃大弯占位,请结合临床及病理。5.副脾。6.盆腔少量积液。
8.冠脉CTA(2017-04-28本院):1.冠脉多发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不同程度狭窄,较窄处管腔几近闭塞,详见上述影像表现,请结合临床必要时DSA检查。2.升主动脉稍增宽。3.左肺上叶舌段及右肺少许慢性炎症。4.胃大弯占位,请结合临床及病理。5.副脾。6.盆腔少量积液。
9.脑部MRI(2017-04-29本院):1、桥脑、双侧大脑脚、双侧丘脑、双侧基底节区、胼胝体、右侧侧脑室体旁、右侧额枕叶多发梗塞,部分软化灶形成2、双侧侧脑室体旁、双侧额顶叶白质脱髓鞘3、老年性脑改变4、左侧上颌窦炎5、脑MRA示轻微动脉硬化改变
10.Hotler(2017-04-30本院):1、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心率动态变化在正常范围,全程心搏总数、平均心率及最慢心率均在正常范围。2、偶发房性早搏。3、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共检出2阵,每阵持续3-17次。4、偶发室性早搏。5、下外侧壁异常Q波。6、持续性ST-T改变,未见明显异常的动态变化。7、心率变异性,在正常范围。
11.病理诊断(2017-05-03本院):(胃体)结合HE及免疫组化,符合神经内分泌瘤G2,免疫组化:CK(+),CD56(-),Syn(+),CgA(+),CEA(-),TTF-1(-),ki67(约5%+)。
12.心脏彩超(2017-05-08本院):左房增大,升主动脉增宽,室间隔增厚(考虑高血压性心脏病改变),二、三尖瓣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13.病理会诊(2017-05-09中日友好医院):(胃体活检)神经内分泌瘤G2(ki67约5%+,全片未见明确核分裂),周围胃粘膜未见萎缩及神经内分泌细胞系列增生,原单位免疫组化结果:CK(=),CD56(-),CGA(+)<Syn(+),CEA(-),TTF-1(-),ki67(+5%)。
14.冠状动脉CTA(2017-05-10本院):冠状动脉多发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不同程度狭窄,较窄处管腔几近闭塞。
15冠脉造影示(2017-5-10):冠脉分布呈右优势型,LM内膜不光滑,动脉硬化,LAD内膜不光滑,近中段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伴向心性狭窄,最重处约85%,D1对角支100%闭塞,LCX内膜不光滑,近中段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最重处约95%,远端闭塞,OMI内膜不光滑,开口至近中段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中段狭窄最重处约80%,RCA内膜不光滑,近端狭窄约60%,中段狭窄85%,远端狭窄约70%,PDA近中远段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最重处约95%,于RCA中段处植入支架一枚。
16.生长抑素受体显像(2017-5-16我院):胃体大弯侧生长抑素受体显像阳性。
患者转入心内科于2017-5-10在局麻下行冠脉造影+PCI术,于右冠状动脉植入一枚支架,目前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林0.1)每晚1片,氯吡格雷(波立维75mg)每天1片,以及调脂、改善心肌重构等药物。
目前诊断:1.胃神经内分泌瘤G22.冠心病PCI术后3.高血压3级很高危4.陈旧性脑梗塞
病理科王丰教授会诊意见:仔细阅片后,结合患者病史及胃镜,患者胃底、胃体部可见多枚扁平隆起,大小约0.2×0.2cm,粘膜光滑,基底部无蒂,考虑胃多发息肉,胃体中部大弯可见一结节状隆起,表面粘膜充血、分叶状,基底无蒂。根据外院及本院病理结果:Syn(+),CgA(+),ki67(约5%+),该患者胃神经内分泌瘤G2病理诊断明确。
胃肠外科符洋、李浩浩教授会诊意见:胃神经内分泌瘤临床表现大多无特异性,如腹痛、腹泻、食欲下降、消瘦等,除非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穿孔、梗阻等腹部急症或类癌综合征,大多数情况是为进行既往慢性胃部疾病复查而发现本病,对于胃神经内分泌瘤的治疗,目前的治疗手段以内镜下切除,手术治疗为主要治愈手段,此病例中,考虑I型或II型胃神经内分泌瘤可能性大,考虑患者消化道症状不明显,心功能较差,可结合心内科教授意见,择期行内镜下切除术。
消化内科孙淑珍教授会诊意见:分化良好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Ts)中,肿瘤发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长期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各种原因行胃迷走神经术等因素有关,临床存在胃酸绝对缺乏、高胃泌素血症者,内镜下主要表现为多发的黏膜隆起或息肉样肿瘤,分为I型G-NETs,而G-NETs发生与Zolinger-Ellison综合征或MEN-1等内分泌疾病相关者,临床胃酸水平明显增高(胃酸pH<2)、高胃泌素血症,内镜下常表现为多发息肉样肿物,分为II型G-NETs。可行胃酸PH值测定及血清胃泌素测定,指导分型及治疗。我院于2015年起可行胃酸pH值测定,协助临床分型。
核医学科常伟教授意见:仔细阅片,患者病理诊断明确:神经内分泌瘤G2,生长抑素受体显像阳性。
心内科教授张洁钰教授会诊意见:患者于2017-5-10在局麻下行冠脉造影+PCI术,左冠脉状况较差,于右冠状动脉植入一枚支架,现口服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现阶段行内镜下切除术需全麻,考虑患者心功能,全麻下风险高,且出血风险大,目前可先稳定心功能,暂不考虑内镜下治疗。3月或半年后复查,根据心功能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肿瘤科宗红、宋丽杰、宋敏教授意见:与其他部位神经内分泌肿瘤不同的是,G-NETs不仅需明确病理分级,还需明确临床分型,不同的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患者治疗方案、预后差别较大。该患者病理诊断明确:胃神经内分泌瘤G2,可行超声内镜,胃酸PH值测定及血清胃泌素测定,指导分型及治疗。
如果该患者为I型G-NETs,转移率<10%,预后良好,可选择随访观察或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待心功能稳定后,如果超声内镜评价肿瘤局限于粘膜下层,可择期行内镜下治疗。如果患者为II型G-NETs,转移率为10%-30%,可行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可择期内镜下切除术。
MDT会诊意见:
1.行超声内镜,胃酸PH值测定及血清胃泌素测定,指导分型及治疗。
2.生长抑素受体扫描阳性,择期手术之前可行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或临床密切观察随访。
3.心功能稳定后,若病变局限于粘膜下层,可择期行内镜下切除术。
4.有关此患者后续治疗,会继续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