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学科会诊-第十九次会诊纪要
摘要:肿瘤科樊青霞教授、宗红教授、宋丽杰教授意见:食管小细胞癌从属于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临床上少见高度恶性肿瘤,早期极易扩散且患者预后较差。
肿瘤标志物:CEA>100ng/mL、CA199:36.78U/mL
CT:1.食管中段及贲门管壁增厚,请结合胃镜;2.肝内多发低密度结节,转移瘤多予考虑;3.纵膈、肝胃间隙多发肿大淋巴结
胃镜:
补充报告:
至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查:
肿瘤标志物:CEA>1000ng/MlNSE>370ng/mL
头颅MRI:1.左侧半卵圆中心异常信号及强化影,结合病史不除外转移;
病理科李珊珊会诊意见:仔细阅片后,结合患者病史及胃镜,患者(食管)混合性神经内分泌癌诊断明确,小细胞癌成份>70%,鳞癌浸润程度较浅,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提示治疗以小细胞癌为主。
放射科张芮教授、刘洁教授意见:经约片,CT可见食管中段约平左心房层面管壁增厚,官腔狭窄,贲门区管壁也显厚,肝实质可见多发大学不等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模糊,增强病灶呈环形强化。肝胃间隙内可见肿大淋巴结影。部分肠管内可见气液平,肠壁似乎有增厚。MRI可见左侧半卵圆中心见卵圆形长T1长T2信号,边缘等T2信号,T2dark-fluid呈高信号,DWI呈环形高信号,增强后呈环形强化,根据病史考虑转移。
肝胆外科黄帅教授、胸外科张岩教授意见:根据影像学检查,患者混合性神经内分泌癌多发转移诊断明确,暂无手术指征,应考虑全身治疗。
介入科王艳丽教授意见:患者
肝脏病灶为典型转移瘤的强化,血供丰富。小细胞癌对化疗有一定敏感性,先以全身化疗为主,肝脏建议定期评价疗效,如果化疗后肝脏病灶不缩小或缩小不明显,局部可考虑局部
介入治疗,
放疗科石永刚教授意见:建议患者行PET-CT全面评估全身转移情况。可先行化疗,观察病人是否耐受以及治疗的反应情况,如果病人耐受可以尽早行食管及纵膈淋巴结的放疗。对于头颅的多发转移病灶,如果患者没有症状,可先不用放疗,如有明显症状,转移病灶数目在1-3个,可先判断是否有手术指征,没有手术指征,可行头部放疗。
核医学科张晶晶教授意见:该患者为混合性神经内分泌癌,经济条件许可建议行生长抑素受体扫描以指导进一步治疗。
肿瘤科樊青霞教授、宗红教授、宋丽杰教授意见:食管小细胞癌从属于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临床上少见高度恶性肿瘤,早期极易扩散且患者预后较差。患者外院CT示结肠壁增厚,部分肠管内可见气液平,一般肠道褶皱或折叠不会引起气液平,警惕有双源癌的可能性,建议该患者行肠镜检查,明确气液平原因。目前患者为混合性神经内分泌癌多发转移,以小细胞癌为主,Ki67非常高,已无手术指征,治疗应以全身
药物治疗为主,尽快缩小肿瘤缓解临床症状,局部治疗可在适当的时候加入。食管小细胞癌药物治疗循证医学证据较少,目前治疗多参照肺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可选择EP方案,加或不加抗
血管生成药物;建议患者完善PET-CT及生长抑素受体扫描,如果为阳性,后现治疗亦可考虑加入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后续治疗亦可以尝试依维莫司等治疗,鼓励患者参加临床试验。
MDT会诊后意见:经我们MDT会诊后,患者(食管)混合性神经内分泌癌诊断明确,建议患者1.行肠镜检查2.完善PET-CT及生长抑素受体扫描3.继续EP方案全身化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有关此患者后续治疗,会继续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