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其它癌症 > 口腔颌脸部肿瘤的症状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危害及治疗

口腔颌脸部肿瘤的症状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危害及治疗

2017-06-22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口腔癌的转移,主要是循淋巴引流至区域淋巴结,最常见的是颌下淋巴结和颈深淋巴结。少数可循血行转移。晚期可有远处转移,常见的是肺,并可出现恶病质。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症状

  (一)良性肿瘤临床表现

  良性肿瘤生长相对缓慢,多表现为球形结节状肿物。膨胀性生长,挤压邻近组织。一般具有完整包膜,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多无自觉症状,如肿瘤位于舌根、软腭等处,可出现吞咽、语音甚至呼吸障碍。还可因压迫神经或继发感染出现疼痛,同时还应警惕其发生恶性变后临床症状改变。良性肿瘤细胞分化良好,不发生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但部分肿瘤,如涎腺多形性腺瘤、颌骨成釉细胞瘤等临界性肿瘤,具有局部提润、侵蚀特性。极易术后复发,因此趋向于扩大切除的恶性肿瘤治疗模式。

  (二)恶性肿瘤临床表现

  口腔癌常表现为溃疡型、浸润型和乳头型3种。初起时常为局部溃疡、硬结或小结节。初期一般无明显的自发性疼痛,随着癌肿迅速生长并向周围及深层组织浸润,可出现疼痛。硬结扩大、肿物外突、表面溃疡、或边缘隆起呈菜花状,基底硬,中心可有坏死,有恶臭。常伴有感染,表面易出血。不同部位的癌肿因破坏邻近组织、器官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和功能障碍。如舌癌有明显的疼痛和不同程度的舌运动受限、影响吞咽、说话等功能,恶性程度较高,发展快,早期即可有淋巴结转移。龈癌常波及牙槽骨,易使牙齿松动或脱落,继续扩展可侵犯颌骨,在上颌骨可侵入上颌窦,在下颌骨可累及下牙槽神经,引起疼痛或麻木。

  口腔癌的转移,主要是循淋巴引流至区域淋巴结,最常见的是颌下淋巴结和颈深淋巴结。少数可循血行转移。晚期可有远处转移,常见的是肺,并可出现恶病质。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危害及治疗

  1.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及其危害性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包括鳞状细胞癌(最常见,占90%以上)、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横纹肌肉瘤、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未分化癌、尤文氏肉瘤等。病变可发生于口腔、唇部、上颌窦、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小涎腺)、颅面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颅骨)、口咽部等。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不仅会影响面部外形,而且会造成咀嚼、吞咽、语音、呼吸等功能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如果病变持续发展,可危及患者生命。

  2.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如何治疗

  恶性肿瘤治疗方案的制订是一项复杂的决策,医生会根据病变类型、病变发生的部位、阶段、范围确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中药辅助治疗等。治疗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其有效性,还要考虑其创伤、近远期毒副作用以及患者的经济状况,应以保持患者最佳生存质量为基本原则。

  复杂性或晚期肿瘤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制订阶段性综合序列治疗方案。例如鳞状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骨肉瘤、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等以手术治疗为主,其它方法作为辅助治疗;未分化癌、尤文氏肉瘤等以放射治疗为主;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以化学治疗为主。除了科学地制订常规治疗方案,还要将患者的疼痛控制、营养支持、心理辅导、功能康复等纳入到治疗计划中。

  3.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有必要治疗吗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治疗技术、方法、药品相继出现,恶性肿瘤的治疗水平不断进步。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进一步提高,复发率,区域淋巴结、远位转移率逐步下降,患者的生存质量不断提高。因此建议患者及家属听取专科医生建议,慎重决定是否放弃治疗。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