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是人体腹腔内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接小肠,下接肛门。大肠按部位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主要功能是吸收、运输和排便。大肠的内层是黏膜层,黏膜发生的恶性肿瘤简称大肠癌。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且发病年龄有所提前。
全球结直肠癌流行状况
目前,全球最新的癌症流行数据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2013年12月公布的2012年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2012),提供了2012年度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28种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等方面相关数据,世界人口标化率采用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简称世标率)。同时IARC根据此数据库于2014年2月发布了《世界癌症报告2014》(WORLDCANCERREPORT2014),对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28种癌症的总体情况和流行趋势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这也是6年来首篇概述全球癌症情况的报告。
根据GLOBOCAN2012显示,全球范围内2012年结直肠癌估计新发病例136万(1,360,602例,占所有病例的9.7%),为第3位最常见恶性肿瘤。结直肠癌在男性中为第3位常见癌症(746,000例,占10%)、在女性中为第2位(614,000例,占9.2%),约55%的病例发生在发达国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大的地区差异,男性和女性变化相似,男女世标率变化范围地区差异相差约达10倍。结直肠癌发病率最高者为澳大利亚/新西兰(男性和女性世标率分别为44.8/10万和32.2/10万),最低者为西非(男女世标率分别为4.5/10万和3.8/10万)。
2012年全球结直肠癌死亡69.4万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病例的8.5%。结直肠癌在所有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排第5位,在男性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排第4位,女性中排第3位。发展中国家的结直肠癌死亡率较高(约占52%的结直肠癌死亡病例),说明这些地区结直肠癌的生存率很低。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死亡率变化较小(男性约6倍、女性约4倍)。结直肠癌世标死亡率最高者为中东欧(男性20.3/10万,女性11.7/10万),西非最低(男性3.5/10万,女性3.0/10万)。
全球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一直在飙升,1980年结直肠癌新病例57.2万,1985年67.8万,1990年78.29万,2000年94.5万,2002年102.3万,2007年120万,到2012年比1980年增加了137.8%,平均年增加4.3%。死亡病例数也逐年上升,1990年43.7万,2000年49.2万,2002年52.9万,2007年63万,2007年63万,22年间死亡增加了58.8%,年均增加了2.7%。
美国和加拿大等传统的结直肠癌高发地区,在1985年以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原因主要是结直肠癌筛查的推广应用和诊疗技术的提高,于早期发现并切除了癌前息肉和早期癌变,在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上取得了远期效应。
我国结直肠癌流行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方式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今年的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根据GLOBOCAN2012估算,我国结直肠癌世标发病率为14.2/10万,居世界第75位,世标死亡率为7.4/10万,居世界第78位。然而我国结直肠癌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却分别占全世界发病和死亡总例数的18.6%和20.1%,均居第1位。
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共收集到全国261个肿瘤登记处提交的2012年肿瘤登记资料,其中对符合质控标准纳入的193个登记处的数据进行合并汇总分析,中国人口标化率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简称中标率)。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报告,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分别列所有恶性肿瘤的第2位及第5位,死亡率分别居第4位和第5位。全国193个肿瘤登记处2012年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情况见表1。
我国结直肠癌由低发趋向于高发,调查显示,1998-2007年,城乡男性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城市男性APC(年度变化率)值为5.5%,女性APC值为4.0%;农村男性APC值为6.0%,女性APC值为4.3%,不同性别农村上升速度均大于城市,男性大于女性。同时,全国的三次死因回顾调查结果也显示结直肠癌死亡率的上升趋势,结直肠癌在我国全部恶性肿瘤死因中的顺位由1973-1975年的第7位已上升至2012年的第5位。既往报道一直认为中国结直肠癌患者发病年龄比欧美国家提前12-18岁,但近年的统计表明我国结直肠癌有老年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我国结直肠癌平均发病年龄为56.83岁,而20世纪90年代为59.55岁。
我国结直肠癌筛查起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浙江省海宁市(县)以15cm直肠镜和直肠指检为主要方法的直肠癌普查。目标人群为年龄≥30岁,共85,881人,检出直肠癌54例,肠息肉4076例。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将该次直肠癌普查中发现的4076例肠息肉患者作为高危人群进行长达20余年的随访和肠镜复查,使筛查地区直肠癌发病率下降59.17%,死亡率下降71.80%。从1989年起,浙江省嘉善县开展多项大规模结直肠癌流行病学调查,获得我国结直肠癌高危因素,建立了数量化高危因素序贯筛查方案,即以高危因素问卷和免疫法粪便隐血(fecalimmunochemicaltest,FIT)检测为初筛,任一高危因素阳性者或大便隐血阳性者为高危人群进入纤维肠镜检查。该方案适合结直肠癌中低发病而人口众多、医疗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目前大肠癌序贯筛查方案已在国内推广开展。
浙江省结直肠癌流行状况
根据浙江省癌症中心发布的2012年肿瘤登记数据显示,浙江省的结直肠癌发病率(20.92/10万)高于全国水平(17.29/10万),死亡率(7.76/10万)低于全国水平(7.94/10万)。
根据报道,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2000-2009年结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从2000年的23.70/10万,上升到2009年的34.75/10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3.76%(95%CI:2.27%~5.27%);中标率从2000年的12.77/10万上升到2009年的16.46/10万,APC为2.50%(95%CI:1.22%~3.81%)。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年龄别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发病主要见于30岁后,40岁后增长稍明显,50岁后增长更为明显,在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
主要用于消化道癌(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亦有效。
健客价: ¥67用于结肠癌辅助化疗、结直肠癌、乳腺癌联合化疗、乳腺癌单药化疗、胃癌。(详见内包装说明书)
健客价: ¥185结肠癌辅助化疗:卡培他滨适用于 Dukes’ C 期、原发肿瘤根治术后、适于接受氟嘧啶类药物单独治疗的结肠癌患者的单药辅助治疗。其治疗的无病生存期(DFS)不亚于 5-氟尿嘧啶和甲酰四氢叶酸联合方案(5-FU/LV) 。卡培他滨单药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化疗均不能延长总生存期(OS),但已有试验数据表明在联合化疗方案中卡培他滨可较 5-FU/LV 改善无病生存 期。医师在开具处方使用卡培他滨单药对 D
健客价: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