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认识肿瘤 > 肿瘤误区 > 消除对肿瘤化疗的误解 动脉介入给药更具优势

消除对肿瘤化疗的误解 动脉介入给药更具优势

2017-04-18 来源:石家庄平安医院肿瘤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为了提高肿瘤局部有效药物浓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化疗药物的抗癌作用,降低正常组织内的化疗药物浓度,最大限度降低毒副作用,科学家们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

  近年来,肿瘤的药物化疗取得了巨大进步,通过化疗、或者配合手术后化疗,更多的肿瘤达到了治愈或者延长生命。但是,经常有癌症患者及家属对肿瘤化疗存在一些误区和误解,认为“化疗毒副作用大,用不好反而加重病情”,拒绝药物化疗。因此很多患者失去了治疗机会,甚至贻误了病情。

  大家知道,化疗就是使用各种抗肿瘤的化疗药,直接作用于癌细胞,杀伤或者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发挥作用。抗肿瘤药物在开发研究阶段,大都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培养的癌细胞或者动物体内的肿瘤,显示出较好的疗效而批准上市。

  化疗药物是通过人体的血液循环到达病变部位,药物的疗效与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的高低有关。如图中所表示的那样,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可以理解成顺时针转动的钟表。

  临床上进行肿瘤化疗时,由于口服及静脉输液比较容易做到,所以药物化疗通常是通过静脉注射进行治疗的。常规化疗从肘静脉(9点)注射给药(蓝色),药物经静脉回流首先到达右心,通过肺动脉到达肺部毛细血管(12点),然后由肺静脉回到左心(称为肺循环、小循环)。药物再由左心泵出后通过进入大循环、大动脉(3点)达到全身(红色)以及各个内脏器官(6点),再由内脏毛细血管通过大静脉,回到静脉循环(9点)。常规静脉化疗,大部分化疗药物首先进入心脏→肺脏→心脏→胃肠、肝肾、骨髓皮肤等全身脏器,因此对这些脏器产生了毒副作用,最终只有一小部分化疗药物通过供应病灶部位脏器的小动脉到达肿瘤内部发挥抗肿瘤作用。

  化疗疗效除与其自身的药理作用和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关外,尚与肿瘤区域的化疗药物浓度和化疗药物与肿瘤接触时间有关。实体肿瘤区域的药物浓度主要取决于局部血流量,器官供血量大,肿瘤血管丰富,则肿瘤区域内化疗药物浓度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由于同一肿瘤在同一时间内供血流量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在静脉给药的情况下要提高肿瘤区域的药物浓度,只有增加药物注射量及注射速率,但通常药物的副作用与其浓度成正比,所以静脉给药难以提高药物浓度。因此要想提高肿瘤区域内化疗药物的浓度就要加大注射量及注射速率,虽然达到了预期的药量,但副作用也随之增加,这也是很多患者因为无法耐受后续化疗而不得不终止化疗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也是药物的临床疗效不如实验效果好、毒副反应较大的原因之一,这也引起了人对化疗的误解、恐惧和不信任。

  为了提高肿瘤局部有效药物浓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化疗药物的抗癌作用,降低正常组织内的化疗药物浓度,最大限度降低毒副作用,科学家们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人们在不断追求“疗效最好、副作用最小”的化疗方式。上世纪70年代初,欧美学者在动脉造影的基础上,探索出经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最初用单药进行动脉灌注化疗,为了减少单药的副作用而减量、联合用药,以期发挥每种抗癌药的治疗作用,减少每种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例如原发性肝癌和肝脏转移癌对全身化疗收效甚微,而动脉灌注化疗却产生全身化疗无法达到的疗效。动脉灌注化疗属于介入治疗,也是对肿瘤给药途径的重大突破。研究表明介入动脉化疗方式逐渐被认为是优于常规静脉化疗的治疗肿瘤的最佳方式之一。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