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切除术后辅助化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最佳治疗周期和化疗开始时间却是未知的。Valle和他的同事们就这些问题对欧洲胰腺癌研究组的III期ESPAC-3试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
详情
该试验是既往发表的一个回顾性、III期试验,比较了应用吉西他滨与五氟尿嘧啶治疗可以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的效果。985位患者参与了研究,其中49%的患者应用吉西他滨治疗,51%的患者应用氟尿嘧啶治疗。共68%的患者完成了6个疗程的化疗,30%的患者完成了1-5个疗程。
应用6个疗程化疗的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提高。完成所有疗程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28个月(95%CI,26.1-30.9个月),未完成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4.6个月(95%CI,12.5-16.9个月),差异具有显著性(HR0.51;95%CI0.4-0.6;P<0.001)。
与其他肿瘤相比,辅助化疗开始的时间不会对总生存期产生影响(HR0.985;95%CI0.956-1.015)。在术后8周内进行化疗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22.6个月(95%CI21.3-25.5个月),而术后8周以后进行化疗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24.2个月(95%CI22.3-26.4个月),HR0.946;95%CI0.82-1.09。
观点
在其他实体瘤,尤其是结直肠癌中,化疗开始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治疗的时间每延迟4周,生存期都会明显下降。这一项回顾性分析提示,这一点并不适用于胰腺癌,或许临床医生应该确保患者的健康程度足够完成全部疗程的化疗,而不是急于开始进行辅助化疗。完成全部6个疗程的患者和未完成的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差异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主要的局限性是这是一个回顾性分析。未完成全部治疗的患者可能合并其他疾病或有进展的迹象而不允许他们完成系统治疗。该研究也没有解答在术后12周进行辅助化疗是否有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