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康复护理 > 心理护理 > 晚期癌症患者如何面对生死

晚期癌症患者如何面对生死

2017-02-20 来源:抗癌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很多癌症患者的家属会选择对患者隐瞒病情,他们觉得这样可以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不知道”就不会有痛苦。

  生与死——与每个人相关的沉重话题

  在欧美,几乎每个小学生都要经历一项特殊的“课程”——“死亡课”,老师会认真地跟孩子们讨论死亡是怎么一回事,还会为他们模拟亲人因疾病或事故过世的情形,教他们如何应对这样的变故,如何承受成为孤儿的凄凉感与孤独感,甚至会带着他们走进殡仪馆,亲身体验一下“与亲人告别”的场景。

  这样的话题,却在我国大部分人的心目中显得极为沉重,他们更乐于讨论“生”,却极力避讳“死”,专业人士花了大量的精力致力于优生优育的研究,却鲜有人关注如何优死优活与“死的质量”,更不用说将这一人生课放到小学课堂上。

  每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就在不断往自己的终点走,何况人吃五谷杂粮,不可能不生病,也没有灵丹妙药可以长生不老。生和死这是每个人都逃不过的自然规律,相信每个人都明白这一道理。

  “重点呵护对象”——肿瘤患者

  几乎每一位肿瘤患者,都曾对死亡充满着恐惧,甚至有人说过:“1/3的肿瘤患者是被吓死的。”我没有去统计过数据,但有时在临床治疗中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一个患者某一天因病去世,那跟他同一个病房的患者有时会在第2天发生脏器的急速衰竭而生命垂危。这种状况的发生往往是由害怕造成的,由此得知,这样的恐惧心理对患者的各方面的生理机能极为不利,显著降低免疫力,甚至摧毁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国外的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往往可以平静地面对死亡,我们发现这样的心态有时是利于肿瘤的控制的。

  很多癌症患者的家属会选择对患者隐瞒病情,他们觉得这样可以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不知道”就不会有痛苦。但肿瘤的治疗过程其实是患者本人和医生互相配合的过程,配合得越好,治疗效果也就越佳,如果都是家属“代决策”,而患者不知情,则很多治疗无法开展,这对病情毫无裨益。另外,即便病情已到了晚期,临床无法治愈,患者依然可以配合医生进行一些舒缓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情,尽量不留遗憾。所以,家属可依据不同的情况,以一种可接受的方式让患者“知情”,让他们在自己生命十字路口有选择权和决策权。

  肿瘤患者要面临几个心理关口,第1个关口是确诊病情的时候。随着医学的发展,很多肿瘤都已经可诊可治,有的患者能获得治愈重回正常的人生轨道,有的患者则带瘤生存了数十年安然无恙。但在传统观念里,“癌症”依然是个可怕的疾病,对人类的生命依然有着巨大的威胁。癌症的确诊,对每一位患者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面临的似乎就是生与死的抉择。第2个关口是面对创伤性的治疗时,患者会担忧:万一治疗失败怎么办?术后会有哪些后遗症?手术后别人会怎么看我?第3个关口是面对复发转移时,患者会产生深深的悲伤:为什么我付出了很多,还是复发了?为什么上天对我如此不公?我是不是就此没救了?最后的关口就是到了肿瘤末期,所有临床治疗都失败了,患者心理的恐惧、焦虑更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放大了好几倍。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精神紊乱、狂躁的现象。面对这4个关口,我们应该怎么做?

  (1)倾听。无论家属还是医护人员,首先要做的是让患者敞开心胸,尽情倾诉,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聆听,不要试图去打断或纠正,了解他们的想法与心中的症结是倾听的主要目的。

  (2)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之后,要在在这基础上与他们多说话,多聊天。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支持,感受到自己没有被放弃,感受到家的温馨和舒适。

  (3)团队的力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不仅是家属和医务人员的任务,他需要各方亲朋好友、慈善机构、心理咨询师等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完成。这才能让患者感受到最大的情感支持,获得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肿瘤临床诊治中的姑息治疗就有一个理念:人的生与死是一个自然过程,我们所做的是不刻意延长生命,也不刻意缩短生命,顺其自然,关键是怎样让患者在这段生命中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和尊严。

  不能忽视的群体——患者家属

  对于患者我们要悉心抚慰,同时不能忽视同样身处逆境的家属。他们既不想让患者这么痛苦,又不想他们很早离去,除了照顾患者,还要顾及工作、生活的事情,心里往往忍受着更多的煎熬。在此我想要告诉这些家属,由于医疗水平的局限,对于癌症,还没有特效药,只要做到量力而行,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尽到亲人的职责,让患者不管何时都活得有尊严、有质量,即便最终不治而离去,也该坦然面对,不要今后让自己过多或者时间过久地沉浸在悲伤中,走不出阴影,那样不仅唤不回逝去的至亲,对自己的健康也是不利的。纪念亲人,悲伤不是唯一的方式,倒不如重新审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甚至想象一下死亡……这样的经历就算是给自己上了一课吧,毕竟谁都要面对这样一个时刻的到来。

  患者这时候也要学会去关爱家人,不能一味地沉浸在悲痛中,尽快释放掉痛苦,将乐观积极的心情与家人分享,这样对自身免疫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认识生和死,是为了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加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生命本来就是很脆弱,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不必纠结它的长度,多想想如何将生命拓宽,如何走得更精彩。真的不幸遇到了这一天,看着身边的人,知道了你对于他们的重要性,知道了你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价值,这样的人生,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国外已经有了专门的肿瘤心理干预学科,而我国在这方面尚在起步和探索中,很多工作还是肿瘤临床医生在做,没有形成独立学科。生与死的教育也还无法很快普及到小学课堂,但可以尝试在医学院和医院开展这些课程,惠及患者,再逐渐推广到社会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想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种超越治疗疾病本身的人文关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这将越来越不可或缺,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和需要。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