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认识肿瘤 > 肿瘤误区 > 癌症真相:癌前病变不等于癌

癌症真相:癌前病变不等于癌

2016-12-30 来源:生命方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癌前病变虽与“癌”字挂钩,事实上,癌前病变是一个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具有不稳定性。像一些良性病变,如果早期予以干预治疗,则病情可逆,若是得不到有效控制,则有可能往癌症的方向发展。

  在老百姓眼里,胃肠息肉是个不值一提的小病,可一旦被扣上“癌前病变”的帽子,就成了随时会将我们吞噬的恶魔。即便医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癌症早已不是死亡的代名词,但一切与“癌”字沾边的事物依旧让我们无限恐慌。到底癌前病变与癌症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呢?

  癌前病变不等于癌

  癌前病变虽与“癌”字挂钩,事实上,癌前病变是一个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具有不稳定性。像一些良性病变,如果早期予以干预治疗,则病情可逆,若是得不到有效控制,则有可能往癌症的方向发展。

  “我们熟知的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肠息肉等等,这些都与胃癌相关,但它们真正演化为癌的可能性却只有2%-3%。”

  发现癌前病变能及早阻断患癌之路

  或许有人会认为既然癌前病变与癌症相距甚远,那又何苦冠上“癌前”让人胆战心惊?其实,就如我们不能肯定癌前病变的未来就是癌症一样,我们也无法排除它会最终走向癌症的可能性,界定癌前病变并予以积极治疗可以最大程度规避患癌风险。

  常见癌前病变有哪些

  并非所有息肉都是癌前病变

  近年来,常常会蹦出类似“小息肉变大肠癌”的相关报道,这是否就意味着所有息肉都应列入癌前病变的队伍?廖教授对此予以否认,他表示,界定癌前病变首先要判断息肉的病理类型,如果是炎症性息肉或是腺瘤样增生,大可不必紧张。但如果是属于腺瘤性息肉,则有可能往恶性肿瘤的方向发展,临床上应该积极干预治疗。所以,在息肉大于5毫米时,就有必要活检以确认其病理特征,而当其大于8毫米甚至1公分时,则建议镜下直接切除。

  萎缩性胃炎、宫颈糜烂、溃疡......这些疾病虽都可能与癌症相关,但它们从普通疾病发展到癌前状态再演化成癌前病变却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且是否会延这段路走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那么,除了上述的息肉外,还有哪些常见病可以称之为癌前病变呢?一般包括中至重度萎缩性胃炎、大于1公分且经治疗无效的溃疡、粘膜白斑、乳腺囊性增生及某些恶变可能性高的良性肿瘤等等。另外,与癌症相关的传染性疾病,如乙肝病毒感染的慢性肝炎或是HPV感染诱发的疾病等都不能称之为癌前病变,因为它们离“癌前”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癌前病变可终止发展

  “我们要做的就是阻止癌前病变前行。”廖教授强调,“癌前病变通过医疗干预是可以逆转的,确切表述应该是积极治疗可将病变终止在某一状态,使其不会往恶性肿瘤的方向发展。”

  例如萎缩性胃炎,如果患者只属浅表性胃炎,一般仅给予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指导,或已是处于中度阶段,则会添加保护胃粘膜的药物。但若发展到重度萎缩性胃炎,甚至出现异性增生,此时则应该提高警惕,除了相应的药物干预之外,还应每3个月至半年的时间接受胃镜复查及肿瘤标志物等相关检测,将癌前病变扼杀在摇篮期。

  40岁以上应定期接受防癌体检

  体检是发现癌前病变最有效的手段,廖教授建议:年龄大于40岁以上的人有必要定期接受防癌检查。另外,有癌症家族史或是来自癌症高发地区的人群,及某些经常接触致癌物质的工作人员如矿工等等应针对性地予以单病种癌查。如能在癌前病变阶段发现肿瘤的踪迹,进行干预逆转,就能实现预防肿瘤的效果!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