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治疗 > 中医治疗 > 中医治疗癌症的几大关键法则

中医治疗癌症的几大关键法则

2016-10-20 来源:搜狐公众平台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中医抗癌有六大法则,它们是状态疗法的基本内容,治疗癌症的新思路是“状态疗法”,通过固摄正气,振奋阳气,调理心、肝功能,促进体内毒素排除,达到阴阳和,脏腑和、气血和的目的。

  (1)固摄法:固摄正气,防止正气的耗散,纠正正虚失固的状态。固摄癌毒,防止或减少癌毒的扩散与转移。正气本身具有对癌毒的固摄收束作用,在“正虚”状态下,癌毒的扩散与转移趋势超过了正气的防护约束力,疾病便会进展。

  在固摄法对正气及癌毒的双重作用下,正气的耗散趋势得到抑制,正气水平得以提升,抗癌、固摄癌毒的能力增强,癌毒扩散转移趋势同时受到抑制。

  常见的药物:酸味药:如白芍、乌梅、五味子、酸枣仁、菝契等。涩味药:如龙骨、椿根皮、芡实、赤石脂等。咸味药:如牡蛎、文蛤等。处方中某些药物或烧炭存性,或用醋制。

  (2)调心法:《内经》:“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研究也显示:肿瘤与情志关系密切。临床常用药物:珍珠粉、琥珀粉、枣仁、夜交藤、牡蛎、远志等。

  (3)柔肝法:肿瘤病人在厥阴。从脏腑经络系统看,厥阴包括足厥阴肝、手厥阴心包。从《伤寒论》厥阴篇并结合肿瘤临床分析,厥阴主要以足厥阴肝经为主。癌症的关键病机在于阴阳气不相顺接,气滞血瘀凝所致。

  传统中医认为肝为血海,为孕育生命之海,其性喜条达。肝为将军之官,主要作用在于治理体内出现的“动乱”

  癌症的发生与肝气遏郁有密切关系。所以,临床中,通过柔肝,恢复肝的平衡,是对癌化有为无的首选。正如,现代医家秦伯未先生在《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讲:“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调和也”

  (4)温阳法:中医认为,肿瘤属阴瘤,临床证实:体质偏寒的人易患肿瘤居多。肿瘤发展到晚期往往兼有阳虚症候,如畏寒肢冷,气短而喘,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恍白,浮肿,小便溏薄,脉沉迟等,或水气病,或恶性积液。

  阳虚寒证责于心、脾、肾,温阳应当辨温通心阳、温补心肾,肿瘤病人温阳不仅仅是治疗阳虚,还可增强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津液代谢。

  常用药物:附子、肉桂、桂枝、干姜、硫黄、川椒目、吴茱萸、高良姜、鹿角胶、鹿茸等。

  (5)通利二便法:通利二便是驱除毒邪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通利二便,可驱除有形邪气以除癌毒,攻肠胃之邪以调畅气机,防止有毒中药蓄积中毒。如蟾蜍、蜈蚣、斑蝥、巴豆、轻粉、红粉等有毒。常用药物有大黄、元明粉、二丑、槟榔、番茄叶、巴豆、土茯苓、金钱草等.

  (6)以毒攻毒:癌毒是目前中医肿瘤界普遍认为发病因素中的“毒邪为患”之毒。癌毒的产生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调养不慎的原因,各种原因使五脏蓄毒不流癌毒就产生了。只有体内有癌毒,复加上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的诱发,才有可能患癌。

  治疗癌毒,除有华佗的“刳破腹背,抽割积聚”的手术疗法外,主要有“以毒攻毒”的治法。常用药物有蟾蜍、狼毒、壁虎、白花蛇、喜树、钩吻、轻粉等。但临床采用这些药物的时候,必须全面了解“以毒攻毒”方药副反应、治疗及中毒剂量,选用合适的剂型,临床注意服药时间及方法

  一般而言,“以毒攻毒”方药晨起空腹服用或两饭之间服用效力好,而对消化道刺激较重者及体质较弱者宜饭后服。马钱子制剂宜睡前服,宜用蜂蜜及浓糖水送服。班蝥制剂宜用鸡蛋清送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