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癌痛的治疗误区与事实
据统计,我国每天约有上百万人遭受癌痛折磨,其中30%-45%为中度和重度疼痛。癌痛不但限制了患者的活动,减少其食欲。而且影响了患者的睡眠,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特别是强烈的持续性疼痛会使一些患者“生不如死”,实际上疼痛也是许多癌症患者的死亡原因之一,这种病往往让病人无法入睡。人类可忍受饥饿。但却不能忍受不睡觉,长时间的折磨会导致癌症患者“痛”死。
晚期癌痛患者用药误区与事实
误区一:宁可忍受疼痛而不愿用吗啡,害怕“上瘾”。
一段时间的非医疗性用药称为药物滥用,滥用后可形成耐受性和依赖性。
事实:恶性肿瘤患者是为了治疗疼痛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属于药物滥用后的成瘾。只要用药合理,一般像吗啡等阿片类药物耐受的速度可降至最低。
误区二:使用吗啡毒副作用大。
事实:吗啡针剂只能皮下注射,不可静脉或肌肉注射,因为后两种方法可形成对吗啡的快速耐受,很快出现耐药性。吗啡的剂型不同,用药后起效的时间就不同。针剂最快,一般10-30分钟起效。即释型吗啡半小时内起效,而缓释型吗啡则需几小时才可起效。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设计用药时间和方式。需要提醒的是,吗啡使用可引起便秘现象,必要时可同时使用泻药。
误区三:杜冷丁用于癌痛效果好,故国内现在还有基层医生习惯用杜冷丁为癌痛患者止痛。
事实:近些年,疼痛研究协会资料表明,哌替啶在恶性肿瘤止痛中没有作用,正确的做法是用吗啡止痛。其主要理由有,它在人体内产生一种名为去甲哌替啶的毒性代谢物,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有着明显兴奋作用,且在体内代谢缓慢,半衰期长,经常应用会产生药物蓄积。当这种蓄积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分别产生震颤、癫痫样惊厥发作等严重神经毒性症状;另一方面,注射哌替啶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迅速上升,容易引起“飘飘然”的感觉,这是该药易发生危害的主要原因。
最近二十年,许多国家已将哌替啶从治疗癌症疼痛药物中淘汰出局。国内有关专家指出,哌替啶不宜长期应用于慢性癌痛的治疗。
晚期癌痛患者用药误区与事实
对于各种肿瘤(特别是中晚期癌症)的癌痛,首选止痛药物是吗啡,这是因为吗啡止痛作用强于哌替啶10倍以上。且毒副作用比哌替啶少一半。所以,应打破以往将吗啡“到最后再用”的陈旧观点。
误区四:用药后仍有疼痛,立即换药。
事实:初次用药必须掌握好剂量和用药时间,吗啡形成耐受后必须加大剂量才会达到初次用药的效果,不可轻易认为药物无效,同时必须严格按照医生处方上的时间用药,才可保证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浓度。
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健客价: ¥158益肺清化膏: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化痰止咳。适用于气阴两虚所致气短、乏力、咳嗽、咯血、胸痛;晚期肺癌见上述证候者的辅助治疗。 西黄丸(10瓶装):清热解毒,和营消肿。用于痈疽疔毒,瘰疬,流注,癌肿等。
健客价: ¥40001.恩替卡韦片:本品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 2.华蟾素片:解毒,消肿,止痛。用于中、晚期肿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症。
健客价: ¥55691、本品适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可单独使用或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使用盐酸贝那普利,必须考虑另一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即卡托普利)可引起粒性白细胞减少的事实,特别是肾功能障碍或胶原血管疾病的病人,无足够证据证明盐酸贝那普利没有相似的危险性。2、充血性心力衰竭,作为对洋地黄和/或利尿剂反应不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NYHA分级Ⅱ-Ⅳ)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33解毒,消肿,止痛。用于中、晚期肿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症。
健客价: ¥178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
健客价: ¥900主要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和晚期子宫内膜癌,对肾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也有一定疗效。并可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食欲和恶病质。
健客价: ¥339主要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和晚期子宫内膜癌,对肾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也有一定疗效。并可改善晚期癌症者的食欲和恶病质。
健客价: ¥95主要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和晚期子宫内膜癌,对肾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也有一定疗效。并可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食欲和恶病质。
健客价: ¥75用于治疗抗雌激素治疗无效的晚期乳腺癌绝经后患者。
健客价: ¥124适用于以他莫昔芬治疗后病情进展的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
健客价: ¥145益气破瘀,解毒散结。用于中、晚期食道癌引起的食道不适、吞咽困难、疼痛、噎嗝反涎等病症。
健客价: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