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如何预防甲型肝炎 汛期也要防甲肝
洪水泛滥期,由于灾区的卫生条件较差,甲肝病毒随粪便排出后,很容易污染食物、餐具和手,从而造成新的感染。人被甲肝病毒感染后15—45天后即可发病,在发病前2周到发病后一周传染性最大。
甲肝和乙肝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传播的途径不一样。甲肝是通过“病从口入”的传播途径,而乙肝呢,是通过输血或注射传播的。所以甲肝和乙肝的预防方式也不一样。
核心提示:由于甲肝无慢性化,具有自限性的特点,经过正确治疗后,大多数(80%以上)患者在3个月内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6个月内完全治愈。所以,甲肝是可以治愈的。
洪水泛滥期,由于灾区的卫生条件较差,甲肝病毒随粪便排出后,很容易污染食物、餐具和手,从而造成新的感染。人被甲肝病毒感染后15—45天后即可发病,在发病前2周到发病后一周传染性最大。
若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则从粪便中排毒时间会更长。这种肠道局部感染只引起一种肠粘膜表面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IgA)抗体产生,而无全身感染,血清抗体IgG仍然为阴性。
甲型肝炎一般来说预后很好,较易恢复,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在托儿所和幼儿园中,感染甲型肝炎的儿童出现临床症状者不多,发生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等症者更少。
对甲肝患者的餐具采取煮沸消毒,衣物被褥清洗后日光曝晒,室内用20%漂白粉上清液喷洒清扫或0.2%~0.5%过氧乙酸雾化消毒,以避免继续传播。
将餐具中的残渣倒去后,直接在含有次氯酸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洗消液中浸泡1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即可使用。消毒效果满意,速度快,食具经它洗消后洁白光亮,无油无垢。
甲型肝炎是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它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甲肝病毒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包括急性期患者和未发病的隐性感染者。
甲型肝炎在流行地区多见于6个月龄后幼儿,随着年龄增长,易感性逐渐下降,所以甲型肝炎在成人中较少见。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与重症型四个类型,病程为2-4个月。
污染严重的水即使用常规氯浓度亦不能杀灭病毒;水源清洁但水管通过的地区被污染,仍可发生传播。潜伏期内的饮食、保育、卫生人员和爱喝生水、吃生贝类,都是引起非季节性广泛流行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