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器官移植手术已经是临床医学领域难度最大的手术,那么对同一位患者的同一器官进行二次移植又意味着什么?日前,湘雅三医院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为一名患者进行了第二次肝移植手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该医院移植中心教授明英姿表示,手术不仅再次挽救了这名患者的生命,同时代表着我省移植医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将为首次肝移植失败患者提供再生机会。
首次肝移植后
现严重并发症
3年前,在长沙一家媒体任职的王先生因患肝癌接受了第一次肝移植手术。可是很快,王先生就再度开始察觉到身体的不适。
“我开始出现频繁的高烧不退,黄疸也居高不下。”王先生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几乎每个星期都发两次高烧,皮肤呈现很深的黄色。到医院一检查,才知是移植手术出现的胆道并发症所致。
“这种情况在移植手术中并不多见”,明英姿介绍,由于胆道阻塞,胆汁无法排出,2011年11月,医院为其进行了ERCP治疗(在胆总管中放入支架,以撑开胆道),但效果不明显;2012年10月,医院不得不为王先生进行胆道有创介入治疗。
“这次手术后,发烧和黄疸的症状有所减轻,可是我必须在腹腔里插上导管,以引流胆汁。”王先生说,那次手术以后,尽管曾回单位工作过一段时间,但身上每时每刻都插着导管,他不得不将引流袋藏在裤管当中。
到今年4月,王先生的情况进一步恶化,由于胆汁的持续性淤积,王先生的“新肝”也病变出现肝硬化。“如果不能换肝,他的生命就只能开始倒计时了。”
我省此前没有
二次换肝先例
进行第二次肝移植,这在我省还没有先例。“无论是手术难度,还是对供体的要求,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明英姿告诉记者,由于经历过第一次肝移植手术,王先生的腹腔粘连严重,组织结构及大血管破坏严重,要再次进行胆道吻合难度是第一次手术的几倍。加之长期用药,王先生体质下降,抵抗力弱,即使手术成功,也很难应对可能出现的排异反应。
难度还不止于此。相较于第一次肝移植,这次手术对供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王先生腹腔粘连严重,腹腔空间十分有限,这就要求供体必须比受体瘦很多,新的肝脏才能放得下。”明英姿介绍,这次手术,同时要求供体年龄在35岁以下,以保证肝脏的质量非常完美,才能够避免术后再次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排异反应。
“不做是死,做至少还有生的希望。”王先生的求生欲望让明英姿咬着牙接下了这台手术。
4月28日,王先生被送入手术室,明英姿连同该中心主任叶啟发教授联合为其主刀。手术进行了10个小时,比常规的肝移植手术延长了近4个小时。
说到这次手术的难度,明英姿感慨道:“我们甚至要在打开了他的腹腔之后,才能掌握里面的情况。”她告诉记者,由于此前多次手术造成的胆道破坏,王先生已经几乎没有胆道可以吻合。专家同时不得不用比头发丝还细几倍的血管缝合线进行缝合。“10个小时下来,我已经下肢水肿,连高跟鞋都穿不上了。”
术后恢复
禁食12天,他迎来新生
手术完成,新的肝脏在王先生体内开始正常运转。我省首例二次肝移植宣告成功。
术后,王先生住进该院移植重症监护室按照既定方案治疗。由于此前胆汁渗漏造成十二指肠肠瘘,王先生在长达12天的时间里禁食任何食物,甚至包括水在内。直到第14天,他才被允许吃一些流质食物。
现在王先生已经转到普通病房,肝功能也已经接近正常,每天可以吃面条等半流质的食物,再过一周左右,就可以顺利出院了。“那14天里,我饿晕过去2次,可是一想起即将迎来新生,我挺了过来。”王先生略带自豪地说道。
据了解,肝移植手术技术难度很高,但现在已非常成熟,而二次肝移植仍然是移植手术的雷区,手术难度极大,此次二次肝移植手术的成功,为那些不得不进行二次手术的危重患者带来了一丝希望,有效拓展了肝移植手术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