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出现蜘蛛痣就一定是肝硬化吗?
摘要:蜘蛛痣是由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血管痣,形状如蜘蛛而得名。常出现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如面颈部、手背、上臂、前胸及肩部等处。大小不一,小者如大头针帽,大者直径可达数厘米以上,其中中心稍隆起。
肝掌和
蜘蛛痣是慢性肝病(肝炎及肝硬化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很多患者对蜘蛛痣及肝掌并不是很了解。
临床上指出:肝硬化和肝炎可以有蜘蛛痣,但有蜘蛛痣并不等于一定就是肝硬化,须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因为某些其他原因也可有肝掌或蜘蛛痣。
什么是蜘蛛痣?
蜘蛛痣是由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血管痣,形状如蜘蛛而得名。常出现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如面颈部、手背、上臂、前胸及肩部等处。大小不一,小者如大头针帽,大者直径可达数厘米以上,其中中心稍隆起。
检查时用棉签或火柴杆压迫蜘蛛痣中心,则其周围小血管退色,移去压力后即复原。一般认为蜘蛛痣产生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常见于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因体内雌激素灭活减弱,有时也见于妊娠妇女。
肝掌和蜘蛛痣如何形成?
当肝病患者肝功出现障碍,破坏雌激素的功能低下,致血内雌激素过多,便引起肝掌和蜘蛛痣。形似蜘蛛网状,故名蜘蛛痣。
肝掌常见特征表现为:
在患者的两只手掌边缘两侧(医学上也称为大、小鱼际)、手指掌面等部位,出现红色斑块或点状物,手压迫时会褪色,松开后便会恢复原状且长期存在,部分患者脚底也会出现肝掌现象。
温馨提醒:不止是肝硬化和肝炎才会出现肝掌和蜘蛛痣,
类风湿关节炎、营养不良、长期饮酒及健康妇女在
怀孕期间,雌激素增加时也可出现相应的肝掌和蜘蛛痣。
对于一个慢性肝病的病人来说治疗原发病和定期复查都非常重要!定期复查能够了解药物的有效性,推测病毒转阴时间,及时发现耐药情况、检测病情变化等,从而调整治疗、用
药方案,促使病情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