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乙肝大国,患有乙肝的人数有很多。发生这种疾病以后,患者朋友们应该及时的进行抗病毒治疗,乙肝在发病早期,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往往就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时治疗是非常关键的,然而治疗期间不能半途而废,下面一起看下慢乙肝为什么要长期治疗?
慢乙肝的治疗方法是:
1、韦立得
在2016年11月,Gilead公司对外宣称乙肝治疗的新药TAF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成人慢性乙肝且没有失代偿期肝病患者的治疗,这是十年来首个被批准的乙肝新药。
TAF每片为25mg,TDF每片为300mg,临床用量减少了10倍多,但是获得了和TDF相似的抗病毒疗效。另外,体外试验表明TAF在人体原代肝细胞内产生的浓度是TDF的5倍,TAF可以直接“靶向”肝脏,减少了有效治疗成分在全身其他组织血浆浓度中的暴露量。
2、手术治疗
乙肝患者如果在患病期间出现有肝脾肿大或者是脾功能出现亢进的现象,往往就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出现继发性减少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使用脾切除或者脾动脉拴塞术的方法,使血小板恢复正常,同时还需要注意做好手术以后的护理措施。
慢乙肝为什么要长期治疗?
1、现有的治疗方案,实现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的完全清除非常困难;
2、目前标准的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即核苷(酸)类似物,只能抑制病毒复制,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其有限的疗程难以达到停药后持久的免疫应答。
3、基于大量患者的研究数据,全球各权威指南对于抗病毒疗程的建议主要包括,按E抗原阳性及阴性分类,即我们俗称的大三阳、小三阳病人,建议:
以2012年亚太肝病指南为例:
建议大三阳病人,抗病毒疗程建议至少持续12个月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伴HBVDNA不可测。小三阳病人:疗程未知,但在治疗至少持续2年并至少间隔6个月的连续3次复查均证实HBVDNA不可测,可考虑停药。
而2012年欧洲肝病指南:则建议大三阳病人,长期治疗直至乙肝表面抗原消失,伴或不伴有乙肝表面抗体的出现;小三阳病人,则直接建议为,长期治疗,疗程未知。
某国外研究表明,采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长期随访,并根据病人的乙肝病毒载量和乙肝表面抗原滴度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的清除乙肝表面抗原的时间为52年以上。完全清除肝内病毒DNA需要14.5年的抗病毒治疗。
也有病人已达到指南建议的停药标准后停药,经医生长期随访发现,国内外大量研究数据,研究人群量不同,得出的研究结果证实,停药1年乙肝复发率15.9-91.4%。
乙肝可以说危害还是比较大的,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患者朋友们一旦发生以后,应该每6个月到医院进行一次体检,检查一般可以进行肝功能、HBV-DNA定量或者是B超检测,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添加相应的其他允许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