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治疗 > 就医指南 > 得了肝炎别被B超结果吓着 这些病不用怕

得了肝炎别被B超结果吓着 这些病不用怕

2019-09-25 来源:爱肝公益联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都是肝脏“弥漫性病变”,因为这些病变在整个肝脏的分布比较一致;而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才属于肝脏局部的“占位性病变”。

超声是现代医学影像诊断最常用的方法,在肝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B超就像一个检测“雷达”,对肝脏损伤程度及有无实质性病变等都可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但B超报告单上有很多医学术语,肝病患者可能看不懂,有时还会被结果“忽悠”了。

01、别让“弥漫性肝病”吓着

检查完肝脏后,B超报告单中经常出现“弥漫性肝病”字眼,很多患者被吓得不轻——我肝脏里的病都“弥漫”了,肯定很严重!

事实上,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都是肝脏“弥漫性病变”,因为这些病变在整个肝脏的分布比较一致;而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才属于肝脏局部的“占位性病变”。B超报告单中显示的“弥漫性肝病”,意思是告知医生:病人没长肿瘤。

同时,报告中“弥漫性肝病”并不提示病情的轻重。

只要肝病整体有相对一致的变化,都显示为“弥漫性肝病”,一些年纪大的中老年人,肝脏内部如果稍微粗糙些,在做B超时光点反射也会变强,报告也会显示“弥漫性肝病”。

因此,患者别被“弥漫性肝病”这几个字吓着,肝病严不严重,要看包含肝功能等多种指标,再结合症状确定。

02、肝炎伴有胆囊炎并非细菌炎症

有句成语是“唇齿相依,肝胆相照”。肝脏有病常常波及胆囊。

肝炎患者的胆囊大多都不正常,而且肝病越重,胆囊改变越明显。

对胆囊增大、壁增厚这些现象,B超报告都会显示“胆囊炎”,此时有一些患者会当做细菌感染导致的胆囊炎,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医生介绍,肝炎病人这种B超诊断的胆囊炎通常没有症状,也不会出现梗阻性黄疸,白细胞不高,属于“病毒性非特异性胆囊炎”,不用过于担心。

一旦肝病好转,这种“胆囊炎”也会减轻。

03、别把血管瘤、肝囊肿当肝癌

肝炎患者的B超报告单中,一些无症状的先天性肝囊肿、血管瘤也经常会出现,常常会引起恐慌。加上肝炎是肝癌的诱因之一,因此肝炎患者对这些疾病字眼会异常敏感。

肝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有单独一个,也有多个,有的还合并肾囊肿。

每次做B超时,因为检查设备条件限制,或检查者的主观操作,发现肝囊肿的数量也会不一样。

而肝血管瘤大部分是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血管瘤的进程很缓慢,小血管瘤可无任何症状,大部分是通过B超发现。

一般而言,小的肝囊肿和血管瘤对健康无太大影响,只有大的才需手术治疗。

04、不要过分看重B超肝脏大小

有些肝炎患者在看B超报告时,十分关心肝脏大小。

但患者需要明白,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检查者、B超超声探头的方向,都会影响肝脏大小的测量结果,相差1-2cm是很常见的,患者无需过分看重。

另外,肝脏大小也不一定提示病情的轻重。

肿大的肝脏慢慢缩小有时是提示炎症好转,但有时不是好消息。比如出现肝硬化时,肝脏体积就会缩小。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