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性乙肝的治疗领域中,具有整体调理、毒副作用低的中医中药被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但是,用中医药治疗乙肝也应辨证施治。
中医药能治疗慢性乙肝吗?
长期的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答案是肯定的。在国外,水飞蓟素、甘草制剂、齐墩果酸及小柴胡汤等已被认定是治疗慢性乙肝的中药制剂。有些医生认为,在治疗慢性乙肝的领域中,中医中药值得关注并且寄予极大的希望。
乙肝患者患者往往转氨酶升高,转氨酶升高中医认为是湿热、内热造成的,还有湿热毒血引起来的,时间一长患者认为病毒能够入血。这种情况下中医中药采用清热解毒或者凉血、活血、舒肝健脾的治疗方法,改善肝功能,消除或者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以及肝组织病理损伤的修复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中医药在抗病毒治疗方面效果一般,因此治疗乙肝也不能完全不用西医。无论西医、中医需要各取其长,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因此医生建议乙肝患者治疗药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无论是西医或者中医,治疗慢性乙肝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即长期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及肝纤维化,延缓病情发展,改善慢性乙肝的终末结局(如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哪些慢性乙肝患者适合中医治疗呢?
◆使用干扰素及核苷类抗病毒药依从性差不能长期坚持者;
◆有使用禁忌症或使用后毒副作用大不能继续者;
◆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且主诉有肝区痛,纳差,腹胀便稀,口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暗红,面色晦暗的肝郁、脾虚、阴虚、血淤证,均可用中药治疗。
医生提醒大家,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确有一定疗效,但需要通过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验证,以最终确定其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