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肝病,当肝硬化患者出现腹水时,预示着肝硬化已进入失代偿期。腹水形成的机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因为这是由多种病理因素、多个脏器、多个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
哪些因素导致肝腹水的出现
1、低蛋白血症
是由于肝脏不能将胃肠吸收的的营养物质合成白蛋白的缘故。由于血清蛋白的降低,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浆成分外渗而形成腹水。
2、淋巴回流障碍
人体的淋巴循环又称第三循环,指位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以外的一个循环系统。正常人无处没有淋巴循环,特别是肝窦和肝细胞之间有着丰富的淋巴液。由于病变,肝脏不但使门腔静脉压力升高,也使淋巴管压力升高,管腔扩张,淋巴回流障碍,使淋巴液外溢,形成腹水。
3、内分泌失调
活动性肝硬化时因肝脏对抗利尿激素的灭活作用大大降低,其含量升高,而使排尿减少,也可引起腹水和潮中。
4、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时,由于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致肝内血管床受压、扭曲、变形、狭窄,阻塞了血管,使肝窦淤血,血流量大大降低,输入量明显大于输出量,使门静脉压力增高。久而久之,胃肠道、肠系膜等血液回流受阻,血管通透性升高,血液中的血浆成分外漏,形成了腹水。
出现肝腹水时应注意什么
1、注意卧床休息这对心、肝、肾功能的恢复都极为重要,有利于腹水的消退。
2、限制水、盐的摄入丰富的营养、足够的热卡对腹水的消退是必要的。补给内容应因病而异,如低蛋白血症时应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而对于严重肾功能和肝功能衰竭者,蛋白质则应有所限制,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为防止食管一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饮食应细软,易消化,并少食多餐。
3、治疗前查明肝硬化原因了解其病因是乙肝、丙肝、酒精性、自身免疫性及药物性等及腹水的性质(炎性、非炎性和癌性),针对病因治疗。
4、药物治疗如服用利尿剂治疗应注意利尿要循序渐进,缓慢进行,不要大刀阔斧,快速利尿会诱发患者出现肝昏迷、肾功能不全和电解质紊乱等,应注意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等。
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脏疾病所致的水肿患者。
健客价: ¥111.水肿性疾病 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治疗充血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水肿性疾病,其目的在于纠正上述疾病时伴发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并对抗其他利尿药的排钾作用。也用于特发性水肿的治疗。 2.高血压 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辅助药物。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螺内酯可用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 4.低钾血症的预防 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增强利尿效应和预防低钾血症。
健客价: ¥121.水肿性疾病 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治疗充血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水肿性疾病,其目的在于纠正上述疾病时伴发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并对抗其他利尿药的排钾作用。也用于特发性水肿的治疗。 2.高血压 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辅助药物。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螺内酯可用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 4.低钾血症的预防 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增强利尿效应和预防低钾血症。
健客价: ¥9.81、水肿性疾病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治疗充血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水肿性疾病,其目的在于纠正上述疾病时伴发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并对抗其他利尿药的排钾作用。也用于特发性水肿的治疗。2、高血压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辅助药物。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螺内酯可用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4、低钾血症的预防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增强利尿效应和预防低钾血症。
健客价: ¥15水肿性疾病,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治疗充血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水肿性疾病,其目的在于纠正上述疾病时伴发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并对抗其他利尿药的排钾作用。也用于特发性水肿的治疗。
健客价: ¥281.水肿性疾病 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治疗充血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水肿性疾病,其目的在于纠正上述疾病时伴发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并对抗其他利尿药的排钾作用。也用于特发性水肿的治疗。 2.高血压 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辅助药物。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螺内酯可用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 4.低钾血症的预防 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增强利尿效应和预防低钾血症。
健客价: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