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乙肝是导致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而肝硬化的患者,到了一定时期,会出现肚子胀,并且越来越严重,人没有胖起来,但肚子越来越大。很多人也都知道,这是有腹水了,说明病情重了。
腹水是怎么出现的?
肝硬化是导致腹水的最常见的原因,肝硬化的病人如果出现腹水,通常说明肝脏功能已经很难维持身体运转了。
当肝硬化出现后,肝脏变硬了,门静脉里面血液流动的阻力也变大了,门静脉里的血越积越多,它就会被迫扩张。门静脉的压力越大,它的管壁就会像气球一样会越来越薄,血液里面的水就容易通过这些空隙漏到腹腔里形成腹水,甚至有些物质比如蛋白质、肠道里面的细菌也会随着这些水漏到腹腔里。
在这些作用下,腹腔里面的水就越来越多,病人的肚子越来越大。
肝腹水要如何治疗呢?
1、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可以增加肝脏血流量,利于腹水的吸收、消退,同时也利于心脏、肾脏功能的恢复。
2、限制水和盐
吃盐越多,被血管里盐hold住的水分就越多,这些水分也会进入腹腔,导致腹水加重。
因此,腹水病人一般都要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食盐每天一般在2g以下。
3、利尿
应用利尿剂,排出体内的水分,可以通过监测体重来观察效果。无水肿的病人每天体重减轻控制在0.5kg左右,有水肿者控制在1kg左右。这些要在医生的指示下进行。
4、腹腔穿刺放水
每天放腹水的量也要有所控制,为了避免大量放腹水引起心功能不全,有时放腹水后还会让病人绑腹带,维持腹腔一定压力,保证足够血液进入肝脏、心脏。
5、手术治疗
身体条件允许的病人,可以肝门静脉分流手术,就是让血液绕过阻力比较大的门静脉,通过另外的血管回流到心脏,可以减轻压力,减少腹水的产生。
6、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肝移植。
如何预防腹水?
有肝脏疾病的人,想要不发生肝硬化,不发生腹水,最重要的还是预防。
1、及时治疗肝病
在我国,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就是慢性乙肝发展成的乙肝肝硬化。很多病人就是在乙肝的早期,没有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导致肝脏功能不断恶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有慢性乙肝肝炎的病人,如果病毒指标达到了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标准,一定要及早进行规范的治疗,防止肝硬化发生。
2、不要滥用保肝偏方
大家都知道,肝脏有解毒的作用,那些功效不明的偏方、保肝药,也会经过肝脏代谢,也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反而让肝功能恶化。
3、避免劳累
适当的运动可以保持身体健康,但是过度劳累对身体非常不好。有肝脏疾病的人,最好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
在进行正规的抗病毒治疗的时候,还要时时刻刻监测肝功能,防止药物产生肝损害,那些来历不明、作用不明的保肝偏方,还是不碰为好。
1.水肿性疾病 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治疗充血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水肿性疾病,其目的在于纠正上述疾病时伴发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并对抗其他利尿药的排钾作用。也用于特发性水肿的治疗。 2.高血压 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辅助药物。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螺内酯可用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 4.低钾血症的预防 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增强利尿效应和预防低钾血症。
健客价: ¥14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脏疾病所致的水肿患者。
健客价: ¥111、水肿性疾病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治疗充血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水肿性疾病,其目的在于纠正上述疾病时伴发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并对抗其他利尿药的排钾作用。也用于特发性水肿的治疗。2、高血压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辅助药物。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螺内酯可用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4、低钾血症的预防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增强利尿效应和预防低钾血症。
健客价: ¥151.水肿性疾病 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治疗充血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水肿性疾病,其目的在于纠正上述疾病时伴发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并对抗其他利尿药的排钾作用。也用于特发性水肿的治疗。 2.高血压 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辅助药物。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螺内酯可用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 4.低钾血症的预防 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增强利尿效应和预防低钾血症。
健客价: ¥161.水肿性疾病 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治疗充血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水肿性疾病,其目的在于纠正上述疾病时伴发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并对抗其他利尿药的排钾作用。也用于特发性水肿的治疗。 2.高血压 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辅助药物。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螺内酯可用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 4.低钾血症的预防 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增强利尿效应和预防低钾血症。
健客价: ¥231.水肿性疾病排泄体内过多的钠和水,减少细胞外液容量,消除水肿。常见的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症、急慢性肾炎水肿、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雌激素治疗所致的钠、水潴留。 2.高血压可单独或与其他降压药联合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3.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4.肾石症主要用于预防含钙盐成分形成的结石。
健客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