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通俗点说就是肝脏中的“水泡”。医学上称它为“肝囊肿”,是一种常见良性疾病。通常患上肝囊肿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可能只是在某次体检中,医生通过超声波或者CT检查发现一个,甚至几个水泡。
肝囊肿如何选择检查确诊
诊断肝囊肿主要靠超声波检查。超声检查几乎可以发现所有肝囊肿,对肝囊肿的检出率可达98%。在定性方面,超声波检查比CT更准确;但要全面了解囊肿的大小、数目、位置,特别是需行手术治疗的巨大肝囊肿,CT优于B型超声。诊断肝囊肿,应首先进行简便无创伤的超声检查。肝囊肿一般不导致肝功能异常,化验检查对肝囊肿的诊断价值不大。B超或CT诊断肝囊肿十分可靠,一般不必做过多的检查。发现肝囊肿后,还应取血查甲胎球蛋白,以排除肝癌。
肝囊肿的临床症状
小囊肿通常没有任何不适,但是囊肿可能会慢慢长大,然后就可能出现不适症状,比如压迫胃、压迫肠出现上腹部饱胀感;压迫膈肌影响呼吸;肝门部的囊肿压迫胆管可出现黄疸;囊肿破裂可有囊内出血,带蒂囊肿扭转可有急性腹痛,多囊肝压迫使正常肝组织越来越少,肝功能受到影响。如果囊肿内细菌入侵感染,可以出现腹痛与发热,约半数患者有肾、脾、卵巢、肺等多囊性病变
肝囊肿是否需要治疗
据临床患者就诊信息显示,肝囊肿虽属于肝部良性的肿瘤,但若不及时控制,肿块会逐渐增大而引起症状。对于小的肝囊肿(小于5cm)而又无任何症状者,这种囊肿通常不必理它,只要定期复查即可。但对大的(大于5cm)而又出现压迫症状者或者其他合并症就需要治疗。
肝囊肿的治疗
传统治疗方法就是开腹手术,要在腹部开一个很大的口子,在切除肝囊肿的同时切除一部分肝脏,后来发展到开腹后在肝囊肿表面开一个口子,让囊液流入腹腔。这些手术方法痛苦很大,恢复时间长,易复发,病人比较难以接受,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不愿意进行这种传统手术。
随着介入微创技术的发展,国外及国内广泛开展了介入穿刺+酒精硬化治疗,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在超声波或CT的引导下,将一根细细的针插入囊肿内,把囊液抽尽后打入酒精,不到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不用开腹,风险低,痛苦小。当囊肿比较大的时候,为避免多次穿刺,需要在彩超及CT的引导下在在肝囊肿内留入一个细的导管,行囊液抽吸及反复酒精硬化治疗,这样囊肿才不易再次长大。
肝囊肿治疗后是否会复发
肝囊肿属于良性的病变,但是往往多发,且囊液会继续大量产生,治疗后都存在复发的可能。介入穿刺+酒精硬化治疗,因注射了无水酒精破坏了囊壁,囊液分泌功能消失,复发率相对较低,治疗后应注意定期复查,必要时可重复治疗。
肝囊肿会不会恶变
先天性肝脏囊肿是一种胚胎发育障碍性疾病,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的疾病,它是肝脏里面的一个「小水球」,球壁是上皮细胞,球内是水,上皮细胞产生水,使水球不断膨胀变大,基本不出现癌变。如果是后天性肝囊肿,则恶变与否取决于引起囊肿的原因。
饮食小贴士
主要包括
(1)酒类饮料及发酵性食品:酒类、特别是白酒,对肝脏的刺激性优为重要。它可以刺激多囊蛋白活性,加速囊肿生长。发酵性食品:这里所讲的发酵食品主要是菌变发酵的食品,如豆腐乳、臭鸡蛋类。避免食用此类将对减慢囊肿生长速度有利。
(2)高蛋白食品:每一种囊肿,都应该避免高蛋白饮食,避免体内氮类代谢物合成,减轻肾脏的排泄力。如大豆、豆腐、以及其他豆类制品。
(3)内脏食品:动物的内脏也不适合肝囊肿患者食用。
(4)咖啡、巧克力食品尽量减少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