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在人类疾病死亡的病因中占到第6-12位。我国引起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2%-10%,乙肝肝硬化患者中有约30%-70%存在病毒的活跃复制。持续高水平的病毒复制不仅是肝硬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病情进展,进一步导致失代偿甚或肝癌的原因。
肝硬化治疗首选:
乙肝肝硬化治疗首要的是抗病毒,采用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等的治疗不仅可有效抑制HBV的复制、改善肝功能,对纤维化逆转也有较好的效果。
抗纤维化也很重要
控制病毒非常重要,但病毒控制了也不可掉以轻心。有些患者病毒较长时间都检测不到了,突然发现了肝脏硬化,各项指标变差。研究表明,对于重度肝纤维化的慢乙肝患者,即使延长了抗病毒治疗的时间甚至达到5-10年,肝纤维化改变依然欠佳,因为目前的药物治疗尚不能彻底清除HBV。
病毒感染导致肝脏损伤,启动了肝内的纤维化机制来修复,纤维组织在肝内过度沉积会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这一过程一旦启动,其关键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等激活,影响到血管活性物质、免疫等等各方面因素,不仅促进疾病发展,还限制其有效逆转。因此,针对纤维化的治疗显得异常重要,抗病毒不能代替抗纤维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