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不少人在接种疫苗之后,由于疏忽大意可能会产生不少后续的疾病,给身体造成伤害。打完乙肝疫苗后有什么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能做到心中有数。
各种急性病期间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间均不可接种乙肝疫苗,检查肝功能异常者先不要注射乙肝疫苗,查明原因,进行治疗,待肝功能正常后再行接种。
注射乙肝疫苗后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处理不良反应
接种部位若出现红肿、硬结、疼痛,或出现疲乏无力、发热、恶心、皮疹等症状后,不必担心,可密切观察,若72小时后症状仍存在,则应到医院就诊、治疗。
2.做好护理工作
①24小时内不能洗澡,水不能沾到接种部位,以减少红肿、硬结、疼痛等炎症反应的发生。需要间隔1~3天再行洗澡较为适宜,或是24小时后,注射口处没有出现红肿等异常情况即可洗澡。
有可能洗澡的时候,热水会让人体出汗,出汗可能会挥发药物。影响药物的吸收,从而影响乙肝抗体的产生。
②多喝热水: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发热等不良反应。
③伴有药物过敏或发热等其他身体不适症状时,应向医生表明,看是否需要暂缓接种。
3.抗体后续检查
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应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以观察是否产生保护性抗体,如HBsAb呈阳性反应,且滴度≥10国际单位,表明疫苗接种成功;若HBsAb呈阴性反应,则表示疫苗接种失败,建议及时给予有效的补救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成人注射前需先检测乙肝病毒指标,已有感染或感染后已痊愈并产生保护性抗体者,不需注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