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护理 > 常见误区 > 乙肝患者治疗中经常犯的一些常见误区

乙肝患者治疗中经常犯的一些常见误区

2019-01-22 来源: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许多乙肝患者对肝功能异常很在意,稍有异常就会看医生,而对于抗病毒治疗的重视程度则远远不够,认为只要肝功能正常身体就没问题。

误区1.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不重要,肝功能治疗最重要

许多乙肝患者对肝功能异常很在意,稍有异常就会看医生,而对于抗病毒治疗的重视程度则远远不够,认为只要肝功能正常身体就没问题。实际情况远非患者所想的那样,国内外肝病专家达成的共识是:乙肝的治疗原则是以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及核苷类药物两大类)为主的整体综合治疗。因为引起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就是乙肝病毒,如果不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则肝功能会反复异常,肝纤维化会持续进展。就如同房屋漏雨,你不去修房补漏,而一味去掏屋内积水,永远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目前,虽然有了一些抗乙肝病毒的治疗方法,使丙肝病毒量和乙肝表面抗原阴转,达到慢性乙肝康复或临床治愈,但阴转率较低,多数难以完全清除体内乙肝病毒,需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甚至阻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误区2.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仅依靠中草药治疗就行

民间有西医治标,中医治本的说法,特别是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后,这一观点在部分患者中持续发酵,甚至有些患者放弃了抗病毒治疗,仅服用中草药治疗,认为中草药没有副作用,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针对性的抗乙肝病毒的中草药,中草药目前只作为辅助治疗用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草药引发的药物性肝炎越来越多,所以肝病患者切不可盲目用药。

上世纪80年代,人们探索乙肝的抗病毒治疗首先应用的是干扰素,但发现只有部分患者有效。直到1998年第一个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问世后,乙肝病毒才得以有效抑制。目前,我国临床应用的核苷(酸)类药物主要有替诺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拉米夫定及阿德福韦等五大类品种,需要根据疾病的不同状态、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原则是选择强效、低耐药品种,长期、规范化使用。

误区3.自己没有感觉,肝功能肯定没事

有的患者不遵从医嘱进行定期化验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包括肝功能、病毒学指标腹部超声或肝胆脾CT检查等),认为只要自己能吃能喝,没有感觉,肝功能肯定没问题,这是不对的。因为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现有的检查方法只有在肝细胞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检测出异常,若患者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肝区不适等症状时肝细胞的损伤常常会达到80%以上。因此,肝病患者遵从医嘱定期复查十分必要。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