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脂肪肝 > 梳理脂肪肝最新研究进展3

梳理脂肪肝最新研究进展3

2018-06-29 来源:东方脂肪肝俱乐部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根据德国人类营养研究所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的一项最新营养学研究,他们发现高蛋白饮食能够降低肝脏脂肪含量,6周内最多可将肝脏脂肪含量减少48%。

在现今的社会中患脂肪肝的朋友越来越多了,由于人们高热高脂肪的饮食习惯,导致我们脂肪肝的发病率增高,今天我们继续谈谈脂肪肝的知识,梳理脂肪肝最新研究进展。

09、Cell:重大突破!新分子有效清除肝脏和血液中的脂肪

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scheUniversittMünchen)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智能”药物,该药物可安全有效地清除肝脏脂肪并预防血栓。其工作原理类似于特洛伊木马,通过一个巧妙的方法把药物进入到肝脏。具体来说,就是利用胰高血糖素作为载体,把甲状腺激素T3准确地送至肝脏内,同时避开其他器官。这样既可以改善胆固醇和脂质代谢,又避免了甲状腺激素的副作用。由新陈代谢学专家MatthiasTschp(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慕尼黑工业大学),RicharddiMarchi(印第安纳州立大学,IndianaUniversity)及TimoMüller(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率领的国际研究团队,在发表于《细胞》(Cell)杂志上的论文中介绍了这项研究。该研究利用胰高血糖素作为载体将甲状腺激素T3定点输运到肝脏中,以治疗肥胖、葡萄糖不耐症、脂肪肝和动脉粥样硬化,并避免了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T3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早已为人熟知,但是它的副作用,尤其是对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严重限制了其药用价值,”文章的第一作者,BrianFinan介绍到。

“我们采用的部分策略是利用胰高血糖素作为载体,将甲状腺激素运送到只携带胰高血糖素受体的细胞内,”曾负责过多项重要实验项目的ChristofferClemmensen说道,他解释说:“由于肝脏中含有大量的胰高血糖素受体,而心脏和骨骼中几乎没有,我们构建的分子可以将甲状腺激素集中在肝脏,远离其他可能会造成损害的器官。”“接下来的任务将考察该药物在临床研究中是否仍然对目标组织具有选择性。”diMarchi介绍到。“如果在人体中同样安全有效,那么这种特殊的“智能”药物可能真的会为开发更加精准的代谢药物提供新思路。”Tschp总结说。

10、研究发现高蛋白饮食有助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脂肪肝

根据德国人类营养研究所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的一项最新营养学研究,他们发现高蛋白饮食能够降低肝脏脂肪含量,6周内最多可将肝脏脂肪含量减少48%。饮食究竟以植物蛋白还是动物蛋白为主并不重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Gastroenterology上。

世界范围内多项研究已经调查过高蛋白饮食对人类代谢的影响。在许多研究中,科学家们观察到高蛋白饮食对体重,肝脏脂肪含量,血脂水平,长期血糖水平以及肌肉含量都有有益作用。但是一些研究也发现高蛋白摄入可以降低胰岛素活性,影响肾脏功能。由于不同研究既观察到高蛋白饮食的积极作用也观察到负面作用,因此德国人类营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出问题,蛋白质来源是否是导致产生不同作用的决定因素。因此在这项研究中,他们研究了两种高蛋白饮食对37名参与者的代谢产生的影响,这些参与者年龄在49岁到78岁之间,都患有2型糖尿病,大部分人还存在脂肪肝。这两种高蛋白饮食的唯一差别是蛋白质来源(植物来源和动物来源)。

为了保证研究期间参与者们的体重能够保持稳定,研究人员为每个人调整了饮食的总热量,并随机安排参与者们选择其中一种高蛋白饮食。结果表明所有研究参与者都从高蛋白饮食中得到获益,与蛋白来源无关,并且没有观察到高蛋白饮食对肾脏功能和葡萄糖代谢的不良影响。肝脏脂肪含量下降最为显著,一半参与者下降了超过50%,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观察到参与者们的肝脏脂质代谢出现有利变化,胰岛素敏感性得到改善,血液中FGF21的水平出现了显著下降。之前有研究发现肝脏合成的FGF21能够影响包括脂肪组织在内的多个器官组织,特别是对于超重和肥胖的人来说,他们血液中的FGF21水平通常较高。

研究人员表示,还需要更大型更长期的研究来更加深入的理解其中的代谢机制以及高蛋白饮食对代谢的长期影响,同时观察年轻病人是否也能从这种饮食方式中获益。

11、JCI:新研究找到脂肪肝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因果关联

肝脏产生胰岛素抵抗是促进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肝脏胰岛素抵抗总是与肝脏脂肪堆积过多——也就是非酒精脂肪肝存在相关性。但是非酒精脂肪肝与2型糖尿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一直不清楚。在最近的一些研究中,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GeraldShulman在非酒精脂肪肝疾病中发现了一些能够引起肝脏胰岛素正常功能出现偏差的因素。

在这项新研究中,Shulman和他的同事们发现胰岛素受体上一个氨基酸发生磷酸化会引起非酒精脂肪肝动物模型出现肝脏的胰岛素抵抗。“我们通过将胰岛素受体上的一个苏氨酸突变为丙氨酸,使其不能发生磷酸化证明了这个氨基酸在引起与非酒精脂肪肝相关的肝脏胰岛素抵抗方面的作用,同时还发现如何在存在脂肪肝的情况下防止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出现。”Shulman这样说道。

这一最新发现让科学家们向着开发2型糖尿病治疗新方法方向又迈近了一步,这样可以从分子上根本解决胰岛素抵抗的成因,而目前许多抗糖尿病药物都只瞄准如何降低血糖浓度不去解决胰岛素抵抗的问题。

12、CancerCell:揭示触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癌产生机制

合肥工业大学14日透露,该校科研团队和美国科研机构合作,探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理,发现了新的调控肝脏脂肪化基因。这一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在肝脏研究领域国际著名期刊《肝脏学》上。

合肥工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韩际宏课题组与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合作开展的研究,发现了新的调控肝脏脂肪化的基因Nogo-B蛋白受体(又称NgBR)。该项研究发现,肝脏中NgBR蛋白水平降低与脂肪肝发病有直接关系。

在相关实验中,敲除NgBR基因的小鼠肝脏中积累了大量甘油三酯与自由脂肪酸。研究证实,这种脂肪的积累是由于NgBR水平下降密切相关。据介绍,因NgBR水平下降导致调控肝脏脂肪酸合成的中枢分子肝X受体alpha的核转移与激活,同时与具有增强体内能量代谢传感器功能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lpha失活密切相关。

据介绍,目前临床上用于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也具有一定的抗“非酒精性脂肪肝”功能,但由于机制尚未探明,影响其实际应用。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调控NgBR水平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刺激肝脏NgBR水平,抑制其发生与发展。

以上为脂肪肝最新研究进展梳理内容,希望大家可以从中获益,进一步了解脂肪肝。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