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肝硬化、肝脏占位等疾病不可缺少的手段。有的病友在就诊过程中却发现,医生先是建议做B超,然后CT、接着又磁共振,最后尽然把三项检查全都做了。
病友不禁会质疑,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乱收费”、“大检查”?
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三项检查的原理、适应症、优缺点说起:
B超
B超的原理是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反射波,通过计算反射波来成像;通过彩超检查,还可以了解肝脏血流的情况。B超可对肝硬化、脾肿大、肝结石、脂肪肝、肝癌等的做出诊断。优点:非侵入性检查,无放射性,价格低,易于重复。缺点:存在超声难以检测的盲区,而且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操作者的知识、经验以及操作技巧的影响,影像的清晰度也是这三种检查中最低的。
CT
CT的检查原理是X光会分层穿过人体,之后通过电脑计算后二次成像,不同密度的器官在CT检查中会有不同CT值,可以识别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以及与临近器官和重要血管的关系,对1~3cm的小肝癌检出率可达90%,是肝癌诊断和随访的常规检测手段。优点:可以明确病变性质以及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以及与临近器官和重要血管的关系,也可为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明确治疗目标以及消融范围。缺点:对于小于1cm或者密度近似正常肝实质的肝癌难以显示,且具有一定的放射性。
磁共振
磁共振的原理简单说就是通过外加磁场的变化,来检测组织器官氢质子含量多少,不同组织氢含量不同,在磁共振上就会表现出不同灰度。磁共振具有很高的软组织分辨率,是肝脏疾病诊断和鉴别的重要手段。肝脏有些等密度病变无法被CT发现,但由于其细胞结构变化、氢含量改变,通过磁共振可以检出。
此外,磁共振还可以直接对胆道成像,可用于无创胆道造影。优点:对CT难以检测到的小和微小肝癌敏感性有较大的提高;无需增强就能清晰显示肝内血管和胆管情况,对了解肿瘤与肝内血管胆管的关系有很大帮助;无放射性。缺点:速度较CT慢;费用相对较高,且金属对核磁影响很大,体内有金属异物等患者不能行此检查,以免造成伤害。
对于有些疾病,往往是B超提供线索,再通过CT、磁共振进一步诊断,有些病还要CT、磁共振同时做才能确诊,如我国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建议,如果肝脏占位直径≥2cm,CT和磁共振两项影像学检查中有一项显示占位具有肝癌的特征,即可确诊;但如果占位直径为1-2cm,则需要CT和磁共振两项影像学检查都显示占位具有肝癌的特征,方可诊断。
三项影像学检查并不能互相替代,彩超、CT、磁共振全查一遍也并非“大检查”,而是病情需要。简单的说,B超用于筛查和常规的随访,如果在筛查中发现了问题,则要通过CT或磁共振进一步诊断,对于一些疑难病例,还要CT、磁共振全做了才能确诊。还有一些病例三项全做了还是不能确诊,这就需要肝穿刺病理检查,或是定期随访来追踪疾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