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本身没有痛觉神经,因此如果肝脏只是出现一些“小毛病”,其是没有明显的疼痛的。一旦感觉到疼痛,那说明肝脏已经受损的很厉害了。这正如肝癌一样,一经发现,基本上都是中晚期。那么怎样才能发现早期肝癌呢?
这三类人最易得肝癌!
1、慢性肝病患者
众所周知,肝病与肝癌的关系十分密切。有数据表明,50%—90%的肝癌患者同时患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由此可见,慢性肝病患者,尤其是年龄在40岁以上,且患有肝炎5年以上或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标记阳性,以及肝硬化者属于肝癌的高危人群。
2、不良饮食习惯者
不良饮食习惯者也属于肝癌的高危人群,不良饮食习惯主要表现为长期高糖和高脂肪饮食,或者长期食用腌制、烧烤等食物,这些习惯在一定程度上课诱发肝癌。此外,常食用隔夜蔬菜或存放很久的动、植物食用油也可能会诱发肝癌。因此,具有以上不良饮食习惯者也属于肝癌的高危人群。
3、长期大量饮酒者
大家都知道,肝脏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排毒器官。而酒精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当大家大量饮酒或酗酒时,酒精就会直接损害肝细胞,进而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
因此,长期大量饮酒者,特别是年龄40岁以上,有5年以上酗酒史,以及患有慢性肝病或肝硬化者属于肝癌的高危人群。
目前筛查肝癌有哪些方法?
1、超声检查是诊断肝癌的手段,超声的特点是操作起来比较容易,费用也比较低,对肝脏病变的检出率也是比较高的。
2、用CT检查肝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在全国来说做得比较多。
3、甲胎蛋白对于检查有一定的敏感性,当甲胎蛋白升高时应引起重视,但临床中并不是所有肝癌患者甲胎蛋白都升高,所以甲胎蛋白升高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此项检查只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有肝炎史的人不能只查肝功能
肝脏是非常“坚强”的一个脏器,具有强大的再生和储备功能。有人做过实验,一只被切掉2/3肝脏的小白鼠,3个月后,它的肝脏可恢复正常大小。
所以,即便被癌细胞侵蚀,肝脏也在不停地进行代偿性增生。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肝病患者能吃能喝、不疼不痒的,没有明显的症状,待发现时肝脏上的恶性肿瘤却已经有拳头那么大了。
长期不重视乙肝病情的患者
尤其注意筛查肝癌
如果是乙肝或丙肝病毒携带者,最好马上戒酒,哪怕是啤酒、红酒这些低度酒,都尽量别喝。
同时要规范作息时间,尽量别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的恢复。
在饮食上要远离亚硝酸盐食物,如泡菜、咸菜等食物,吃也应该控制量。
肝癌高危人群最好半年做一次有关检查,包括AFP(血清甲胎蛋白)、肝脏彩超检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