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护理 > 肝病饮食 > 脂肪肝的“克星”食物竟是它们

脂肪肝的“克星”食物竟是它们

2018-01-14 来源:杭州市肝病研究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常见表现,超过一半的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偏低。脾功能亢进一般以脾肿大为前提,但不尽然。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以脾肿大、腹水、消化道出血等为表现。

  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常见表现,超过一半的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偏低。脾功能亢进一般以脾肿大为前提,但不尽然。在临床常有切除脾脏以缓解脾亢,减少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等治疗手段。

  近年来,随着对脾脏功能的再认识,介入治疗包括部分脾动脉栓塞、热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高强度聚焦超声)、经颈静脉途径肝内支架门体分流术(TIPS)。“保脾”还是“切脾”,在内、外、介入科中仍存在争议。

  脾亢的治疗

  脾亢的治疗手段,现在已经非常之多,除了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的升高,还有没有其他好处?

  在一份射频消融(RFA)的治疗报告中,手术前后测量肝脏动脉和门静脉血流量,可以看到手术后即刻肝动脉血流量增加,但在6个月内回到基线水平,并且门静脉血流量下降,然后在6个月内也回到基线水平。

  这些小而短暂的血液变化到底有什么好处?仍不太清楚。但肯定的是并不影响肝脏体积或生存。

  1外科分流术和TIPS

  分流术可以降低游离门静脉压力、预防门静脉血栓的形成,但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高。

  TIPS术近年有代替外科分流的趋势,TIPS可以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降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出血风险,但其对脾功能亢进的治疗效果还有待明确。支架内血栓和肝性脑病是TIPS最常见的并发症。

  2脾切除

  最近,腹腔镜脾切除术已用于脾大脾亢患者。在一项对照研究中,一半患者接受开放性手术,一半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相似,但开放性脾切除患者的失血明显较多,腹腔镜手术缩短了住院时间,且麻醉简单。

  术前平均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分别为40000/μl和3000/μl,两组均在脾切除术后上升至正常范围。

  3部分脾栓塞

  一项随机试验比较了脾栓塞(PSE)和开放脾切除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脾切除术对血小板和白细胞的上升更明显。栓塞组和脾切除组的PVT发生率分别为5%和15%,死亡率没有差异。

  一项非随机试验报告将总脾动脉栓塞与局部栓塞进行了对比,该报告共61例患者,其中27例接受了总脾动脉栓塞,34例接受了局部栓塞。结果显示,接受局部栓塞的患者出现更多的并发症,两种方案的血小板计数和WBC相似。

  总结

  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常见于肝硬化患者,但脾亢本身带来的严重后果非常小,既往对脾亢的治疗最大的适应证是慢性丙肝需要干扰素治疗。随着DAA药物的广泛应用,脾亢的治疗临床适应证已经很小。

  对于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白细胞低下以及血小板减少可能需要治疗。

  脾切除术能够迅速改善血细胞计数,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PVT。接受脾切除术的患者应接受至少几个星期的预防性抗凝剂治疗。如果PVT形成,脾切除术后需要抗凝。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