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误服偏方致肝衰竭这四大误区你入了吗?喝了一个疗程的药物后,丁先生的病情并没有出现好转,反而感觉全身乏力、发黄,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肝衰竭,生命垂危。
上海长江肝病医院许玉华主任指出,求医看病,切忌盲目相信偏方、秘方,乙肝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它既有病毒因素,又有人体免疫因素。患者在没做出正确诊断时,就盲目吃药治疗,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治疗乙肝:一定要注意这些误区!
一、没有症状,就不治疗
并不是所有乙肝患者都会有症状,有些人感染病毒后,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但是体内的病毒依然存在,患者不能仅因为没有症状就判断自己不需治疗。
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有一个潜伏期,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病毒和肝功能,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病情,根据医生的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
二、盲目降酶,不抗病毒
慢性乙肝最根本的病因就是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是很多患者抗病毒一段时间后,病情没有达到预料的效果,就放弃抗病毒治疗,只关心保肝降酶治疗。
保肝降酶治疗或许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使病情得到缓解,但是,因为肝脏中的病毒一直存在,所以很难彻底治好疾病,建议患者不要主观地排除抗病毒治疗。
三、治疗期间,不需监测
乙肝抗病毒治疗是否起效和产生耐药,都是需要定期监测的。如果治疗3个月以上,患者的HBV-DNA滴度未见下降,说明这种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需要更换药物。
如果用药期间出现HBV-DNA和ALT反弹,可能是因为病毒发生了变异,对药物产生了耐药,需要根据病情调整治疗药物。由此可见,定期监测很重要。
四、指标下降,盲目停药
治疗有了一定好转,指标降下来后,也不能私自停药。自行停药可能会引起病毒反弹、病情加重甚至导致肝衰竭。因此务必遵照医嘱服药,停药需要和医生沟通,即使停药,仍需定期到医院复诊以监测病情变化。
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定期检查和随访,积极配合治疗,利于病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