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肝囊肿治疗方法 病案]
贾某,女,53岁。1962年12月29日入院。患者于1960年3月起,右上腹疼痛,伴有不规则发热(37~38℃)。本市某医院超声波检查,诊断为肝脓疡。每次发热约一周左右,不治可自行缓解。1962年7月间来我院诊治。
检查:肝肋下平脐,上界第四肋间,表面不光滑,弥漫压痛,近左侧处有切迹。脾肋下1.5厘米。超声波检查:提示肝囊性病变。肝功能、蛋白电泳均异常,硷性磷酸酶一直在51.5~76金氏单位。X线胸透:右下胸膜炎。血沉、血常规均异常。1963年4月8日剖腹探查,活组织切片检查,确诊为“肝囊肿病”。
中医诊治:胁腹疼痛,消瘦,纳食不佳,午后潮热,盗汗,口干,夜不安寐,龋齿作痛,舌光红少津、裂纹甚大,脉虚弱略数,重按无力。
[治则]
养阴清热,扶正为主。
[方药]
组方
西洋参3克,麦冬9克,生地9克,金石斛9克,龟版12克,牡蛎15克,白薇9克,忍冬藤12克,枣仁9克,川郁金3克,浮小麦12克。
服中药初期,曾合并用青霉素、链霉素、但热度一直未见下降,故停用抗生素。
此后作一般支持疗法,主要用中药治疗。服药二周后,疼痛减轻,胃纳好转,寐安,汗止,舌色转淡、苔满生,硷性磷酸酶下降至9.8~26.5金氏单位。于1963年5月8日出院时,肝仍为肋下10厘米。
带回中药:西洋参3克,麦冬9克,生地9克,牡蛎15克,红花1.5克,赤芍4.5克,白芍4.5克,郁金4.5克,砂仁1.5克。低热加白薇9克,眠差加枣仁9克,夜交藤15克。
上述中药服到1963年12月停药。当时超声波检查:肝肋下3厘米,剑突下3厘米,质软,无压痛,上下径12厘米(锁骨中线),又右第六、七肋间腋前线处有平段,其他均正常。
1964年3月随访:诸症均好。检查:肝上界在第六肋间,下界肋下刚触及,无压痛,脾未及,硷性磷酸酶8.3金氏单位。超声波检查:提示肝囊肿基本痊愈。胸部X线透视正常。(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2期)
万年青治疗多发性肝囊肿
多囊肝
多囊肝,有半数以上的病人合并有多囊肾,多囊肝常侵犯整个肝脏,也有少数多囊肝病人的病变局限于肝脏的一叶或半肝范围。多囊肝绝大多数为先天性,即因先天发育的某些异常导致了肝囊肿的形成。多囊肝病人一般要到30-50岁时才出现症状,个别巨大囊肿的女性病人可以干扰分娩过程。囊肿逐渐缓慢地长大.病入主诉腹部膨隆,自已摸到肿块。如果囊肿压迫邻近脏器,可出现相应症状。除非合并囊内出血、破裂或有囊肿蒂部扭转等合并症时可发生剧烈腹痛,一般疼痛不重。有时可有腹部胀满或重压感,食欲下降、恶心及呕吐。偶因胆管梗阻引起黄疸。
患者资料
周某男,60岁,2013年底发现右腹部偶尔疼痛,2014年1月21日b超检查,多发性肝囊肿4.9cm×5.1cm×5.5cm,最大囊肿10CM,随着年纪增长,呈现数目愈来愈多、愈变愈大的趋势。
治疗方案
当囊肿又大又多时,会因肝肿大,而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厌食、易疲劳等症状.。在大夫建议下,病人于2014年2月去北京某大医院手术,术后医院所开抗癌药品,服用之后没有效果,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修正万年青有提高免疫力,抗癌的功效,托朋友购买10盒。
疗效分析
服完之后,检查结果:未见囊肿长大,为更好的根治囊肿,避免出现血尿高血压、肾衰竭、尿毒等并发症而危及性命。家人建议再行手术,彻底治疗病灶。2016年2月,在北京进行第二次手术,术后病人回家疗养,鉴于前期病人服用复方万年青取得较好的疗效,家人一次性购买30盒,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饮食应清淡,忌食辛辣油腻刺激食品。
治疗心得
对于多发性囊肿,建议可以服用传统的中药来治,中药温和滋补,具有调理阴阳平衡,改善身体环境的作用,在治病的同时达到培元固本的效果,非常的不错。复方万年青胶囊的配方中虎眼万年青、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均起到解毒、化瘀、散肿瘤,虎杖、郁金破血行淤、活血通络,全蝎蜈蚣可通经络、活血,人参、黄芪在中医治疗理念里驱邪、扶正,所以将来除治疗恶性肿瘤外、良性增生、良性肿瘤也可全面应用,因为中医讲不通则痛、有淤血、郁结,才会产生增生、囊肿、结节、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