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沉默杀手丙肝,走出四大治疗误区
丙肝的基础特征
(1)起病较甲型、戊型肝炎隐匿,HCVRNA阳性和/或丙氨酸转氨酶(ALT)持续增高者,是慢性化的特征。由丙型肝炎到肝细胞癌一般需20年以上。
(2)丙型肝炎早期症状隐匿,且与乙型肝炎症状相似有: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丙肝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肝区疼痛、牙龈出血、全身疲劳、乏力及食欲不振等症状,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丙肝病毒携带者。但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更易慢性化。黄疸发生率低及ALT较乙肝为低,肝外表现也不多见。,但是事实上病毒对肝脏的破坏一直没有停止,直到出现肝硬化和肝癌时才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由于丙肝的隐匿性更强,这导致慢性化的丙肝比乙肝厉害。
(3)30-39岁为高发病年龄。静脉吸毒、多次输血、血液透析者丙肝发病率高。
(4)丙肝易与乙肝发生同时或重叠感染。这是由于乙、丙型肝炎有共同的传播途径,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故乙、丙型肝炎患者发生重叠感染者多,重叠感染者的预后较单纯的慢性乙或丙型肝炎为差。
(5)丙肝病毒检测率低。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在患上丙肝之前做过丙肝抗体检测,这也是造成丙肝比乙肝更为严重的重要诱因。
(6)丙肝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与乙肝相比,丙肝更易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其中约有50%-85%的丙肝感染者会发展成为慢性丙肝,但70%的患者可以彻底治愈,治愈率高于乙肝。
(7)目前尚无疫苗。目前还没有研制出预防丙肝病毒的疫苗,这使得丙肝病毒感染的强度比乙肝更为严重。所以,在预防上一定要做大量的工作。
丙肝常见的认识误区
1误认为没有症状就不要紧
很多人以为,丙肝像乙肝一样,感染后如果没有症状,就是病毒健康携带者,不需要进行治疗。正因为丙肝具有隐匿性,很多患者感染丙肝病毒后在很长时间内都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丙肝病毒对肝脏细胞的破坏却一直悄悄持续着,直至肝脏出现硬化或恶变成肝癌后才出现相关症状。因而,丙肝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丙肝不存在病毒健康携带者,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减轻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
2误认为丙肝无法治愈
乙肝至今尚无法根治,丙肝则不同,如果能早发现、早进行抗病毒治疗,70%的患者可以彻底治愈。
3盲目服用保肝、降转氨酶药物
很多丙肝患者受虚假医药广告误导,花了大量的钱吃保肝、降转氨酶药品、保健品,均不见效。实际上,治疗丙肝应首先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尽早抑制并清除丙肝病毒,阻止病情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长效干扰素与病毒唑联合使用,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4误以为只要转氨酶恢复正常,就无须继续治疗
转氨酶恢复正常并不表明体内的丙肝病毒已经彻底清除,一定要继续坚持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一般来说,1型丙肝患者至少需要治疗1年,2型、3型丙肝患者至少需要治疗半年。
★如何预防丙肝?★
只要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丙肝是可以预防的。丙肝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2、大力倡导无偿献血,杜绝非法采、供血;
3、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可大大减少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
4、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纹身、穿刺工具;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
5、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
6、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在治愈前应避免怀孕;目前没有证据证实母乳喂养可以传播丙肝,但乳头有破损时,要避免母乳喂养;
7、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也可以有效预防丙肝。
公众应该正确、科学认识丙肝,理解、关心和帮助丙肝患者,预防丙肝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