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乙肝 > 破解胎儿染乙肝之谜 乙肝传染性大小之判定

破解胎儿染乙肝之谜 乙肝传染性大小之判定

2017-06-24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HBV从母亲的脱膜细胞,经过滋养层、绒毛间质到胎儿的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然后进入胎儿血循环,有一个逐层转移的过程。并且细胞越接近胎儿,其感染HBV的机率就越小。

  要客观地判定乙型肝炎患者传染性的大小,首先要弄清一个要领就是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患者来说,不论他是一个慢性HBeAg携带者,或是慢性HBV携带者,抑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或多或少的均可能存在完整的病毒颗粒,也闵是感染颗粒。既往检查HBVDNA仅用斑点杂交法,灵敏度不高,只有血中的HBVDNA存在较高浓度时,才能检测出。而近几年来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的技术飞速发展,新开展的聚合酶链反应可将乙型肝炎HBVDNA表达产物呈106-107倍扩增。所以血浆或血清中微量的病毒均可测出。因此严格地廛,只有当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与宿主肝细胞基因完全整合,在患者肝脏细胞中完全不存在完整的病毒颗粒,只有因基因整合而产生的HBsAg表达时,才可以说患者血绝对没有传染性。但这种情况是极少见的。所以判定乙型肝炎患者传染性的大小只能是相对的,可遵循以下原则:

  乙肝传染性大小之判定

  6情况HBV处于高传染期

  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极期的传染性一般大于慢性肝炎患者。

  2、有病毒复制者[HBeAg、HBVDNA、HBVDNAP(HBVDNA)聚合酶阳性],传染性大于复制不明显者。

  3、HBVDNA用斑点杂交法阳性者大于HBVDNA(PCR)阳性者。

  4、若患者HBeAg-,抗HBe+,HBVDNA用班点杂交和PCR法均阴性,则病毒复制趋于静止,传染性极小或者可以说基本无传染性。

  5、患者或携带者传染性的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功能损害加重时一般传染性就会增大。病程长久以后的传染性也可能随之减少。

  胎儿是怎样在母亲体内感染上乙肝病毒的?这一直是流行病学领域一个未知之谜。

  破解胎儿染乙肝之谜

  乙肝孕育

  第四军医大学和陕西省妇幼保健院的专家,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验,终于发现了胎儿在子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传播机制。这项名为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因素和机制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由于某些因素,如先兆早产,引起胎盘微血管的破损,就会使母亲含有高浓度HBV的血液进入胎儿体内。HBV从母亲的脱膜细胞,经过滋养层、绒毛间质到胎儿的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然后进入胎儿血循环,有一个逐层转移的过程。并且细胞越接近胎儿,其感染HBV的机率就越小。

  从1992年开始,先后对402例连续性入院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分娩前的血标本和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的静脉血液标本进行对照研究和分子病理学研究后,最终发现了这些结果。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康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