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乙肝 > 乙肝传播途径告你知 究竟是怎样传播的

乙肝传播途径告你知 究竟是怎样传播的

2017-06-24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经皮肤黏膜传播主要发生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尤其是牙科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以及静脉注射毒品等。此外,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剔须刀和牙刷等,也可感染乙肝。

  体液传播是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途径、含有乙肝病毒的体液和血液可通过输血及血制品(包括全血、血浆、血清及丙种球蛋白等)、集体预防接种、药物注射和针刺等方式而传播。医院的注射器等消毒不严,甚至做胃镜、肠镜、腹腔镜、胆道镜等内窥镜检查或做介入治疗及各种手术插管均可引起传播。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生活密切接触才被传染。有研究表明,病人的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均可能含有肝炎病毒,因此不专一的性行为也是引起这类肝炎病毒广泛传播的重要方式。虽然血制品的净化和一次性注射器和针灸针的推广使经注射传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由于筛选方法灵敏度的限制以及注射毒品的传播方式不容易在短期内消灭,今后经注射的传播方式将仍占主要地位,生活上的密切接触是次要的传播方式。

  乙肝病毒也可经过胎盘或产道传播给婴儿,还可以通过哺乳、喂养等方式传播给婴儿。母婴传播乙肝病毒的比例约占我国婴幼儿HBV感染的1/3。

  至于吸血昆虫(如蚊子)传播乙肝病毒虽有可能,但目前缺乏充足的证据。

  乙肝病毒感染遍布世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约4亿人,每年有50~120万人死于慢性HBV感染及其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乙肝的传染源主要是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和乙型肝炎患者,这些人的体内有较多的病毒,他们通过体液(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接触将病毒传染给他人。乙型肝炎患者和携带者的传染性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HBVDNA水平,而与血清ALT、AST或胆红素水平无关。一般来说,以HBsAg、HBeAg、HBcAb阳性,即俗称“大三阳”的患者传染性较强。

  乙肝主要通过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以及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是重要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包括宫内传播、围产期传播和以后的生活接触传播。其中,围产期传播是主要方式,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或体液所致。宫内感染目前认为可能和胎盘渗漏有关。此外,婴儿出生后,与HBV阳性的母亲密切接触,由于婴儿的皮肤黏膜尚未发育完全,母亲的体液或血液可能通过皮肤黏膜,将病毒传递给婴儿。

  经皮肤黏膜传播主要发生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尤其是牙科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以及静脉注射毒品等。此外,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剔须刀和牙刷等,也可感染乙肝。

  性接触传播是另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与HBV阳性者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感染HBV的危险性明显升高。另外,同行性行为更易传染HBV。性接触时,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的乙肝病毒通过破损的黏膜到达对方体内。

  过去,血液和血液制品曾经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献血者严格的HBsAg筛查及对血液制品管理的加强,经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很少发生。

  日常的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电脑等办公用品)、住同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共用厕所、拥抱、握手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经蚊虫叮咬传播乙肝未被证实。

  感染乙肝后,是否发展为慢性感染,感染时的年龄是主要因素。在围产期感染,大约有90%发展成为慢性感染,婴幼儿时期感染约25%~30%发展为慢性。而在青少年和成人期感染HBV,只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

  除了接种乙肝疫苗外,切断传播途径是另一个重要的预防手段。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包括针刺的针具),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应严格消毒。医务人员应按照医院感染管理中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时,均应戴手套,严格防止医源性传播。服务行业中的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纹身等用具也应严格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若性伴侣为HBsAg阳性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对有多个性伴侣者应定期检查,加强管理,性交时应用安全套。对HBsAg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并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如果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HBsAb≥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HBsAb<10mIU/ml或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g),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g)。

  如果家中有乙肝患者(包括夫妻中一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建议对患者的家庭成员及其他密切接触者进行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检测,并对其中的易感者(该3种标志物均阴性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夫妻性生活时应使用安全套,家庭成员之间的一般接触很少引起乙肝病毒的传播。不要共用剔须刀、牙刷和毛巾等,注意保护破损的皮肤接触病毒携带者的体液。

  人们通常担心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如共事或进餐,会被传染。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如上所述,病毒不通过消化道传播,只要没有破损的皮肤黏膜接触患者的体液,一般的接触是安全的。要做到彻底预防,健康人群最有效的防范措施就是接种疫苗。

  总之,乙肝病毒主要通过体液的接触传播,目前我国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母婴垂直传播。一般的生活工作接触不会感染乙肝病毒。预防感染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康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