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乙肝 > 有伤口就能感染乙肝 乙肝的七个怎样

有伤口就能感染乙肝 乙肝的七个怎样

2017-06-23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此外还有一个危险的窗口,就是人的眼结膜,病毒含量较高的血液溅进眼睛,也可以造成感染。再就是男性精子中可以携带病毒而传染后代。

  怎样传播

  1.血液传播:通过注射传播,如静脉吸毒、输血及血液制品等。

  2.性接触传播:乙肝病毒能通过唾液、精液以及阴道分泌物传播,故未采取防护措施的卖淫嫖娼者,乙肝病毒感染率较高。

  3.密切接触传播: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共同生活,若破损伤口接触其唾液、尿液等,可被感染。

  4.医源性传播:消毒不严的注射器、穿刺器械,血液透析等,都可导致乙肝病毒传播。

  5.昆虫叮咬传播:热带、亚热带的吸血昆虫等也可传播乙肝病毒。

  6.母婴传播:母亲患乙肝者,可通过分娩(又叫垂直传播)、哺乳、喂养等方式传染给婴儿。

  怎样发现

  乙肝的早期发现可为治疗争取时间。在近几个月内,如果有输血或血液制品使用史,有不洁注射器使用史,有拔牙史或与乙肝患者密切接触史,同时又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大便不调、尿色加深或皮肤巩膜发黄等症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检查。如发现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肿大有压痛,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呈阳性、血清转氨酶升高、尿胆红素阳性等,可明确诊断为乙肝。

  怎样治疗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病毒性肝炎(包括乙型肝炎)尚无满意的治疗药物及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休息、营养、药物治疗三方面。

  注重休息

  急性肝炎早期应住院治疗并卧床休息,因为卧床可以减少患者的体能消耗,增加肝脏的血液循环,保证肝细胞修复再生所需的能量。

  恢复期应适当增加体力活动,但一定要以患者不觉疲劳为准。

  慢性肝炎活动期,应遵守的原则是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病情好转后,可进行一定时间的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量小的活动。如果病情缓解,肝功变为正常,患者就可以恢复较轻的工作,但必须保证睡眠充足。

  合理饮食,注意营养

  患者宜进食高蛋白质、低脂、高维生素食品,但因为脂类是最重要的能源物质,故不可盲目强调低脂。不可摄取过多糖类,以避免加重肝脏及胰腺的负担。此外,应增加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使患者饮食结构更合理。需要强调的是,患者应绝对禁酒,因为酒精及酒精在肝脏的代谢产物乙醛,都能加速肝细胞的变性、坏死。

  药物治疗

  如今,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很多,但还没有特效药。患者切不可自作主张,擅自服药,因为多数药物最终都在肝脏内代谢解毒,如果乱服药,只能增加肝脏负担,加重肝脏损害。因此,在乙肝急性期应仅给予必要的药物对症治疗,对恶心呕吐严重者,要充分给予静脉葡萄糖液和维生素C,以维持必要的热量和液体供给。对于慢性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抗病毒、调整免疫、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抗纤维化及心理调理等治疗措施。目前,用于抗病毒的药物主要有α-干扰素、核苷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等。特别要提醒广大乙肝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万不可盲目轻信广告上吹嘘的“祖传秘方”和所谓“乙肝专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肝脏当作那些成分不清、疗效不明药物的试验田。

  怎样预防

  1.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若家中有乙肝患者,应实行分餐制,餐具应高温(煮沸)消毒。

  2.与乙肝患者有密切接触的高危人群,如患者的配偶、医务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子女以及新生儿等,应接种乙肝疫苗。

  3.洁身自好,避免不洁性行为的发生。

  4.远离毒品。

  编者按:虽然我们现在进入生活方式病时代,但上世纪的传染病仍在一些地方肆虐。我国仅乙肝病毒携带者就达上亿人。传染病仍然是我们不得不防的病魔。预防传染病也仍然是我们养生的重要课题,我们特聘请黑龙江省医院感染病科主任魏今波大夫回答读者有关传染病的知识询问。

  我们单位有个乙型肝炎患者,经常和我们一起用餐。开始大家并不知情,后来听说他是乙肝,都很担心患上乙肝。我不知这种担心是否正确?如果是这样,我们该怎么办?

  总是听到有人说:“经常在外面吃饭,别传染乙肝。”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乙型肝炎是不会通过饮食传染的。

  乙型肝炎病毒是非胃肠道传播的病毒,它与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相似,都是通过伤口经血液传播的。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三条:

  母婴垂直传播。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中胎儿皮肤擦伤,由母血或羊水感染胎儿,这是我国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通过输血,应用不合格的血液制品,共用注射器传染,或在非正规医疗单位治牙、纹身、身体穿孔等,经伤口传染。也包括共用理发、剃须等易造成皮肤粘膜损伤的工具传染。总之,凡是有伤口的情况下,均有造成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

  此外还有一个危险的窗口,就是人的眼结膜,病毒含量较高的血液溅进眼睛,也可以造成感染。再就是男性精子中可以携带病毒而传染后代。

  科学家做过试验,把乙肝病毒含量很高的液体喝进体内并不能造成感染。那么为什么很多人都误认为乙肝是通过吃饭传染的呢?这是因为人类最早认识的甲型肝炎是通过消化道传染的,当时还没有病毒分型,统称为传染性肝炎。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们才将不同的肝炎病毒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也就是原来的乙肝表面抗原。七十年代,人们正式将两种不同的肝炎病毒区分为甲型和乙型,而将不同于它们的肝炎病毒称为“非甲非乙型”。再后来才明确细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各型肝炎病毒,国际上统一用字母A、B、C……来表示,即HAV、HBV、HCV……分别表示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甲、戊、己型肝炎病毒是胃肠道传播的,而乙、丙、丁、庚型肝炎病毒是非胃肠道传播的。目前对己、庚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和致病性尚有争论,虽然已经分离到病毒。

  目前国家人事部门在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中明确规定,乙肝病毒携带者,排除肝炎的,合格。因为乙肝病毒不能通过握手、拥抱、亲吻、进餐和共用办公用具等途径传播。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康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