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乙肝 > 乙肝父母宝宝烦恼解答 传播的“红色警戒”

乙肝父母宝宝烦恼解答 传播的“红色警戒”

2017-06-15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鉴于造成病毒从病人传播给健康人的机率依赖于在性接触时致皮肤或粘膜损伤的可能性及操作的程度,因此我们可将各种性行为方式区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危险性。

  通过性接触途径而传播的传染病其病种已逾20个.其中除了“经典性病”如梅毒、淋病和软下疳等,还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常见病多发病也可通过性途径传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一直没有将其视为性传播疾病。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例子当属病毒性肝炎了。

  现据有关资料报道,全世界已有约2亿人感染了乙型、丙型肝炎病毒,而且近年来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还呈明显上升趋势。据俄罗斯有关资料,仅1992年-1996年俄罗斯的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就从18.1/10万上升到35.8/10万,实际上这些资料还不包括急性无黄疸型型肝炎、隐匿型肝炎和不典型肝炎。一般认为,每6-8个无黄疸型急性肝炎的同时可出现一个黄疸型肝炎。

  对于乙型肝炎性传播的可能性很早就得到了医学界的公认,而对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性传播的研究还知之甚少,而且有关资料的意见也不一致。涉及病毒性肝炎的传播,属于流行病学的研究范畴,在这方面多年来不断取得新进展。当然除了属肠道传播的甲、戍型(A、E型)肝炎,病毒性肝炎的基本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而在这方面更具体地说,存在着两种主要传播方式:一为“人为”的,如输血、使用被病毒污染的医疗器具和静脉吸毒;一为“自然”的,如母婴垂直传播以及性—血液传播。

  近年来,通过性传播使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率上升的趋势更为明显,所占的病例不断增加。仅1994-1997年在莫斯科地区通过性途径致病原体传播的急性肝炎就从28.6%增加到42.3%,与此同时急性乙肝发病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其中15-29岁者占多数,这部分人恰好也是性活动力最强的人群.

  无疑,对待每个具体的病例,尽管有时难以排除其他因血液传播的因素(医源性感染、吸毒等),但是在许多乙型肝炎患者的传播和发病上,经性传播的途径得到了多方的证实。

  为乙肝病毒性传播提供流行病学间接证据的是,在性接触时所涉及到的生物学介质中携带乙肝病毒。现已在精液、宫颈粘液、唾液、汗液和月经以及其他排泄物如尿、粪便中,却查找到了乙肝病毒的存在,它们在非传统性行为方式下更易传播。因此学者指出,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对方处于排毒状态,同时又缺乏其他方式感染的可能,都应考虑到是否为性传播所致。

  鉴于造成病毒从病人传播给健康人的机率依赖于在性接触时致皮肤或粘膜损伤的可能性及操作的程度,因此我们可将各种性行为方式区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危险性。

  还须看到的是,通过性传播疾病与乙肝发病率的比较分析,可见梅毒发病率与乙肝发病率呈同步上升趋势。更为深入的流行病学监测和研究揭示,对性病传播具有普遍性的危险因素同样对乙肝传播产生作用。

  现在已知有6种肝炎病毒是经肠道外传播的,即肝炎病毒B、C、D、G和TTV。后者是近两年来特指因输血所致的病毒感染。显然,这种病毒也不是最后发现的一种肝炎病毒。通过输注途径造成的肝炎传播都不能排除性传播的可能性。

  值得庆幸的是乙肝疫苗的研制成功和应用,为预防乙肝提供了较好的效果,乙肝疫苗具有高度的免疫活性,对易感人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和良好的安全性。但是即使如此,提倡和采用健康文明的性行为方式乃是预防乙型肝炎性传播的上策。

  属于高危险性的性接触方式:

  1、在肛交情况下(特别是伴有射精时)的被动配偶。

  2、女配偶处在阴道性交(特别是伴有射精)的情况下

  3、对男配偶口交前并伴有射精

  4、在妇科疾病或在妇产科干预基础上而有出血(哪怕是微量出血)可能时的性交

  5、月经期性交

  6、伴有处女膜破裂的性交

  属于中度危险性的性接触方式:

  1、在肛交情况下的主动性配偶

  2、处在阴道性交情况下的男配偶

  3、为产生性兴奋而在直肠内注入液体或放置坐药

  4、使用仿真性器具

  5、用舌或唇刺激男配偶或女配偶的肛门

  6、对男配偶进行的没有与精液接触的口交

  属于低危险性的性接触方式:

  1、与尿的接触

  2、对配偶进行的伴有射精的手淫

  3、“湿吻”(深吻)

  4、舔阴

  母婴垂直传播是指在怀孕期间或者分娩时,婴儿接触母亲的血液和体液而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还会通过父亲的精子传给婴儿。除此之外,乙肝病毒还会经皮肤黏膜传播,主要是指病毒通过接触者皮肤或者黏膜破口进入人体而感染乙肝,包括使用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静脉内滥用毒品、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行为中接触到病毒。以及性交中产生的皮肤粘膜损伤造成传播。乙肝准妈妈怎样保护你的宝宝

  我国的乙肝携带者在9300万左右,感染乙肝病毒的父母也比较多见,于是,很多青年男女也很为自己的后代担心。父亲母亲有乙肝会传染给孩子吗?据调查,父亲母亲是乙肝者,其子女80%左右会感染乙肝病毒。其中父亲是乙肝的家庭,起孩子会不会被传染往往很难掌控,因为男性乙肝患者的精子很有可能将病毒基因遗传给子代,即在精子和卵子结合时就已经被传染了,难以预防。而母婴传播被认为主要是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通过一些预防手段,往往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传染率。

  根据临床观察,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和e抗原阳性的妇女怀孕,所生婴儿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可高达88.1%,其中5%是在子宫内受到乙肝病毒感染,其余大多数是在围产期吸入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受到感染。单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所生婴儿乙肝病毒的感染率为38%。而且婴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他们中85%-90%会发展成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其中25%于成年后将死于肝硬化和肝癌。

  因此,阻断乙肝病毒的父母婴传播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保证下一代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父亲母亲有乙肝孩子怎么预防?乙肝夫妇所生的子女出生后,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和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阻断乙肝的垂直传播,使下一代免受乙肝之苦。乙肝免疫球蛋白(抗体)进入体内与乙肝病毒(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中和乙肝病毒颗粒,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最终清除乙肝病毒;乙肝疫苗可以迅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阻止乙肝的发生。有人说在孕期定时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对预防遗传起到明显作用,也有证明表示,这种做法对父婴传播是无效的,具体有多大效果至今仍有争议。

  父母有乙肝怎么才能不传染给孩子呢?具体方法如下:

  据临床研究,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从怀孕20周起多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出生时乙肝表面抗原均未检出阳性,其机理是怀孕20周起胎盘有主动从母体转输IgG抗体给胎儿的功能。所以,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如怀孕,可从怀孕三个月起,每月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使胎儿受到有效保护。对于已经怀孕接近临产的妇女,如果发现是带乙肝病毒携带者,则新生儿在诞生24小时内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剂量加倍,再于一个月后和六个月后作加强注射,对新生儿的保护率可达86.65%。如果在出生后立即及生后一个月在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时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则保护率可高达97.13%。再加上母亲又从怀孕三个月起,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则对子女的保护效果更好。

  父母有乙肝会传染给孩子吗?通过上边的介绍我们知道,只要严格的进行各种预防措施,是可以防止孩子被传染的,至少可以大幅度降低传染给孩子的几率,为孩子的健康带来一份保障。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康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